梁秉堃:人生百味一盏茶

2021-03-06 13:40:41热度:168°C

梁秉堃,男,1936年生于北京市,祖籍广东。历任察哈尔省文工团团员, 中央水利部文工团团员,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灯光管理员、演出处秘书、演员、编剧。 195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4年任专业编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 《谁是强者》(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及北京市剧本创作一等奖)、《王建设当官》(获广东省优秀剧本创作奖)、 《阵痛的时刻》( 获北京市剧本创作奖)、《夜晚过去是早晨》、《新居》、 《冰糖葫芦》等;中篇小说 《一桩离奇的谋杀案》(获全国通俗文艺创作 小说一等奖);报告文学 《宏志班的故事》、《秋凉时分》;散文 《梁秉堃 散文选》、《北京人艺的故事》;评传《在曹禺身边--苦闷的灵魂》 等。

提起著名编剧梁秉堃,就不得不提到“人艺”。在《初入“艺术殿堂”》一文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我是1954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从中央水利部文工团分配到剧院来的,那时我是一个刚刚18岁的小伙子。正如文章所说,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梁先生和“人艺”一同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

提到“人艺”,很多人都会想到老舍先生的话剧《馆》,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典的《茶馆》在话剧舞台上从未落幕。《茶馆》把半个多世纪的世事变化浓缩在小小的茶馆的方寸之中。从达观贵人,到贩夫走卒,那一盏杯中茶,泡尽了半个世纪的苍凉。相传,现在的老舍茶馆因此而得名,正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

一碗大碗茶,谈不上是哪门艺术的核心,一间茶馆,却上演着人生大戏,只因为,一切之中,茶是一味药引。梁先生十分健谈,我们的采访从茶馆说到了茶。他虽然说自己喝茶是个外行,但喝茶也是有年头了。早些年常喝的是花茶,一度喝的是绿茶,现在杯中泡的是铁观音。虽然说一直没什么特别的喜好,可这茶杯却是一直没能放下。

梁先生人很干脆,他告诉我说,没有过特别难忘的喝茶经历。最初,我以为是因为对茶没有特殊的喜好,才没能在记忆深处留下那一抹难以忘怀的茶香。但梁先生说,人对茶的感觉和环境有关。所以我又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会告诉我喝茶的时候应该皓月当空,清风拂面,一盏清茶,两三知己,吟诗作对。或者是在古朴典雅的茶馆中,用精巧的器皿,欣赏优美的茶道表演,颇有讲究地喝茶。但梁先生给出的答案让我由衷地佩服这个“外行”对茶的理解,他说外国人不太喝茶,即便喝茶对他们来讲也只是一种饮料而已。而中国人喝茶向来是涉及品茶的问题的。” 说到这“品茶”,梁先生说:“对于我,喝茶就是去品味,沏一壶茶,小口地品才是喝茶,品味那种深刻又娴静的心境,喝茶能品出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些都和杯中茶本身的价值没有关系。所以说,人对茶的感觉和环境有关,更是与喝人的情感状态有关。”

铜制茶叶罐西乡县茶叶

深究下去,梁先生分析得很独特,他说:“中国人的茶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有关,中国人向来崇尚含蓄和内敛。艺术也如此,完全不同于国外追求那种一目了然的效果,而中国的艺术是不外露的,因此还有人说过没有含蓄就没有艺术。茶也如此,当茶脱离了它所谓饮料这种形式,中国人在茶上追求的是那种富有内敛气质的弦外之音。因此,茶就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品茶也就不仅仅是人感官上的知觉了。”

此话一出,我方才明白为什么梁先生说不上来最难忘的茶,不论是昂贵的高档的茶,还是廉价的普通的茶,各有各的滋味;喝茶者各自的体会是无法真正诉说清楚的,也是他人无法真正知晓和参透的。

作为一名编剧,他所写的剧本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再现。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尽在其中。观看者会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的那部分。茶亦有着生活的底蕴,默默地诉说着人生的百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