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河:做中国茶文化的承传者

2021-03-06 13:30:22热度:141°C

茶文化,五千年;来自远古,融入中华百姓家,成为中华文化细水长流的一部分。不光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文化载体。

十九年前,一位茶商“沦陷”台湾商海;三年后,他转战漳州漳浦,在盘陀镇的天鹅湖旁,他不但要重建城池,还要肩负起一场茶承传的重责大任。

在漳州漳浦县天鹅湖旁,天福集团依山而建。

品茶室内,一排透明的玻璃窗开怀纳新,阳光洒进来,茶汽氤氲。桌上,600只瓷杯,雪白温厚,各自盛了半杯不同品种的香茗,每一杯香茗旁边都摆放了茶叶样品,茶叶上插着小标签,写着茶叶的名称、编号和价格。

早上八点,一位75岁的长者,将准时来到品茶室啜品这600杯香茗。

他就是天仁集团和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被誉为“世界茶王”、“两岸茶王”,现代中国茶文化创始者。

台湾商海沦陷,漳州东山再起李瑞河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祖上七代种茶,祖籍福建漳浦。1961年,26岁的李瑞河在台南创办了“天仁茗茶”。

1990年,噩梦开始。台湾股市崩盘,天仁证券出现30亿的财务损失。面对沉重的打击,李瑞河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成功荣耀全体共用,失败责任我肩独扛”的气魄,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为偿还债务,他变卖了所有家产,还卖掉了在美国的一栋房子。

1993年,59岁的李瑞河把妻儿全部送到美国后,借债1000万人民币,“戴着草帽,摞着衣袖,卷着裤腿”,跨过台湾海峡,转战大陆的漳州漳浦。

十六年后,他已经拥有了9 家生产工厂;969家“天福茗茶”连锁店;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

既是老板又是工人创业伊始,天福所有员工才20多人。

烈日下,李瑞河与所有员工面朝黄土背朝天,种茶,采茶,制茶。每年春节,他都与员工一起度过。

事业初期,李瑞河打算外销茶叶,然而,打击又来了:生产的第一批茶从东南亚转运回台湾时,因政策原因被海关扣留4个货柜的茶叶,损失1000多万元台币。

出师未捷,李瑞河调整经营策略,转型做内销。他搬出以前积极的经验,“在台湾行销茶业数十年,经验丰富,来大陆驾轻就熟”。他培养员工,提拔人才,设立分店。此后,天福茗茶在中国遍地开花。

神圣的品茶仪式晨曦微露。品茶室外,丘陵起伏,茶树漫布。

品茶室内,穿着制服的制茶师们精心泡好600杯茶,静候李瑞河和天福其他高级干部的到来。

8点,75岁的李瑞河步入品茶室,他精神矍铄,谈吐健朗,头发黝黑浓密。

在李瑞河眼中,品茶不仅是他的工作和最爱,还是一种既神秘又神圣的宗教仪式。他会一边品茶,一边向干部们讲解品茶要领或评价茶的品质。

自创业始,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李瑞河要亲自品鉴茶叶,每天品茶600杯,全年无休。

前几年,李瑞河品茶时,女性是禁止进入品茶室的,如非要进入不可,则不能穿短裙,短裙会使他“分心”。 现在“政策”有所放宽,女性可以进入,但仍不能穿短裙。

节俭成富业在品茶室内不起眼的角落里,安静地放置着一张小八仙桌,桌上只有茶杯,笔记本和笔。这就天福集团和天仁集团总裁李瑞河的办公桌。

品茶室对面的一间房子是李瑞河的会客厅,除了一张办公桌,只有几张旧的竹藤椅子、一个木质茶几和一台空调。

“前年热得受不了了才装上空调;这些竹藤椅子冬暖夏凉,坐着舒服,已经很足够了。”说到节俭,李瑞河露出一脸的骄傲。

李瑞河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富有也要节俭。在美国的时候,他只买打折的衣服。

据李瑞河的总秘书沈富靖先生介绍,有一次李瑞和准备出门接见客人时,穿了一条七十年代的粗布裤,裤子的针线都裂开了。与李总共同处事四年,每每说到李总,沈先生总带着崇高的敬意。

据说,这种崇尚节俭的精神来源于李总早年的贫苦生活, “勤俭”如血液般流淌在李瑞河的创业理念里。

企业的文化就是管理的文化李瑞河21岁时成为台湾海军陆战队第一期队员,军旅三年,记功36次。在军队中从“被别人管理”,学习管理别人。

李瑞河常教导员工,“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自创业始,他就分外着重品牌的建设和维护,天福集团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管理创出来的。

为了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气质,天福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习班”,聘请老师给员工讲授“三字经”、“弟子规”。新来的员工要经过3个月的培训和考察才可以转正。

作为一个商人,他坚守诚信,公司员工如果拿回扣,一旦发现,马上被开除。

收购茶叶时,李瑞河从来不会让茶农吃亏。有一次,某茶农为其茶叶开价50元,品完茶后,李瑞河却以500元的价格收购该茶农的茶叶,让茶农大吃一惊!

嵊州茶叶茶叶企业上市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在茶学院开阔的陆羽广场,斜躺着八个大字:格物致知,一叶入魂。

李瑞河爱茶入魂。他认为,茶有人情味,有历史,有礼仪,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创作一个富而有礼,祥和乐业的社会。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说到茶文化的承传,李瑞河感到责任重大。为此,他投资2亿元创办了天福茶学院,培养茶专业人才;建立了2所茶博物院和两个高速公路服务区。

他希望在未来15年,把天福茶专卖店开到全国3000家。另外还将开设加盟店和合作店,把中国茶文化推向全世界。

“我国尽管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叶强国。我们要学习星巴克的行销模式,不能专门卖茶叶,而是中国茶的文化和中国式点心,这就是中国的星巴克。”

大陆落地生根谈到他的三个儿子,李瑞河总会像个孩子一样,脸上荡漾着祥和的笑意,“他们都按照我的意愿‘反攻大陆’了。”

李瑞河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取了大陆姑娘,三儿子在美国找了一个来自大陆的女朋友。

“我虽无万贯家财,但我有茶学院文化基地和茶博物院;虽无学富五车,但我从小熟读三字经,孔孟之道了然于心,承传了中国文化。我希望中国茶文化能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谈到中国茶文化的未来,李瑞河的脸上燃烧着火红的希望。(车美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