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大源镇茶叶生产状况调查

2021-02-07 13:05:48热度:148°C

20045月,我作为第二批科技特派员进驻缙云县大源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得到了丽水市、缙云县及大源镇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派出单位各级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使科技特派员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为了配合科技特派员工作及其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科技入户和茶叶技术指导工作,对大源镇叶生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镇的总体情况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源镇位于县城东南部,镇所在地距县城40公里,东、南和东北与台州市仙居县接壤,全镇部面积93.2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1522人,占全镇总人口97%,是革命老区镇。大源镇山地资源丰富,全镇山林面积84000多亩,耕地面积近26000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2000年被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列为浙江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乡镇,茶叶和蚕桑是全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茶叶生产状况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由于全镇的茶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年的经济收益都较稳定,人们对茶叶发展积极性较高。茶叶种植面积也从1999年的1890亩发展到2004年的5000多亩。通过调查发现,全镇茶叶生产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和自有品牌

大源镇茶园基本上都已分散到农户手中,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户中拥有茶园最大的也不过一百多亩。最小的仅一亩,缺乏龙头企业。茶叶生产多为茶农分散经营、自产自销,组织化程度较低,没能形成产业经营模式。缺乏自有品牌,茶叶产业发展缓慢。这种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使企业基本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困难,不能有效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管理较为粗放,茶园管理意识缺乏

山区分散承包的茶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科学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如在新茶园的建立方面,普遍存在新茶园的套种问题,如套种了玉米、板栗等对茶苗影响较大的作物,套种密度较大,从而导致了茶苗光照不够:茶树的修剪方式不合理,普遍存在着为了追求早发芽而过1-2年就进行一次重修剪甚至台刈的现象,严重影响茶树生产和茶叶产量:农药使用技术不科学,不规范:在茶园施肥上,当地茶农在茶园上主要施用碳酸氢氨和过磷酸钙,菜子饼、油茶饼等也有少量使用,使用尿素的极少。

(3)缺乏农药使用技术和相应的管理监督方法,茶农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茶园由农户分散经营承包,同时缺乏统一的农药调配管理机构,当地茶园的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比较混乱,茶农在连片茶园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相邻的茶园却无人管理,不仅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相应增加了治虫成本,同时病虫害防治效果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山区茶农不仅缺乏农药使用技术,而且茶叶安全意识不强。如有个别农户仍在使用三氯杀螨醇、甲胺磷等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个别农户不注重农药的安全期,在农药残留较大的情况下还会采摘茶叶进行加工、销售。

(4茶叶加工技术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分散承包,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较低,没有统一的茶叶加工标准,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千家万户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建立一个全镇统一的茶叶加工标准,对形成全镇统一茶叶风格和规模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三、大源镇茶产业的发展思路

1、首先应在县科技局和镇政府等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各项工作并得到广大茶农的理解和支持。

2、扶植生产大户或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组织,培育和建立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

3、建立合理有效的茶园和茶叶加工管理方式。

针对大源镇山区茶园特色,引进目前有关茶园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茶树采剪、茶叶加工等方面的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在示范基地上进行推广应用,并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具有山区茶园特色的无公害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4、建立自有共用品牌,形成分散茶园集中管理和加工模式。

通过基地多年的运行和管理,吸引分散茶园的加盟,并建立自有品牌及生产和产品标准,最终形成分散茶园集中管理和加工的模式。

拉萨茶叶茶叶公司源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