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昌宁县六措施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2021-02-07 12:57:10热度:148°C

加强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所有、集中连片、分户经营”的形式,大力实施优化改造工程,坚持连片新植、连片改造、新植与低改相结合,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茶园。同时加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基地建设和申报认证工作,促进茶叶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股份制茶叶企业,推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骨干企业集中,一般产品向优势产品和名优品牌集中,突破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突出重点,集中扶持有品牌、有基地、有潜力的茶叶加工销售骨干企业,形成茶叶产业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格局。

开拓营销市场,提升产业效益。以县城商贸城为龙头,配套建设一批茶叶交易市场,完善茶叶营销体系,力争把昌宁建成澜沧江流域区域茶叶产品集散地。采取宣传推介、代销、联销、直销、期货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茶农、茶商、企业积极走出去,到省内外开设专卖店、连锁店、茶艺馆,拓展外地市场,扩大昌宁茶叶知名度。建立茶叶产业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和茶农经纪人队伍,开拓市场、规范竞争,提升产业效益。

确立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实力。

引导制茶企业、茶叶经营者、茶园业主强化合作意识,树立资源共享、互利共盈观念,突破精深加工,重点打造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四大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产业的带动力。依托有实力的茶叶龙头企业策划组织,提升老品牌,创建新品牌,把昌宁茶叶的诸多优势因素融入其中,创建突出昌宁特色的茶品牌。全县所有茶品牌都统一标识“千年茶乡系列产品”,力争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严格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执行《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和《云南省普洱茶生产综合标准》,按照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努力扩大生产技术标准的覆盖面和应用水平。大力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加强生产源头监控,有效减轻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的危害,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弘扬茶乡文化,拓展产业内涵。

充分运用绿色、健康、悠久、丰富的茶资源优势和“千年茶乡”品牌,广泛开展茶文化创作与发掘。将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一批“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游”等文化旅游项目,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强势,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挖掘、收集整理好全县茶历史和茶文化遗产,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有一定规模、档次的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茶叶产品推介“三大中心”,向游人、客商介绍昌宁茶文化,推介昌宁茶资源、茶产品,提升昌宁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办好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组织好名茶品尝会、茶艺、茶歌、茶舞表演等活动,为茶乡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霜茶叶茶叶3d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