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奇园茶社”中的红色记忆

2021-02-07 12:50:57热度:120°C

中国革命史上,有两个社馆堂不能让人遗忘,那就是芦荡火种里沙家浜,阿庆嫂的“春来茶馆”,以故事为原型的。革命样板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另一个是西安的“奇园茶社”,奇园茶社的一幅奇联--“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横批:“望梅止渴。”最为着名。其实,奇园茶社及其茶联,却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

“奇园茶社”里的“望梅止渴”能让人止渴的是什么,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共产党员梅永和……

西北重镇古称长安,历来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作为由中原通往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如果说当时开办在莲湖公园的一食堂是抗战时期地下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利器,那么奇园茶社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埋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奇园茶社位于热闹的莲湖公园里,在当时公园的东门内北侧,规模很大,能摆100多张茶桌,300多把躺椅,就像蜀地的“龙门阵”。“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不管是三教九流、达官显贵、车夫苦力都愿到这里来,喝茶听看秦腔戏,成了一大乐趣。1945年5月16日正式筹备营运,总负责人是中共西安情报处处长王超北,名义上的老板是潜伏在《秦风日报》的副经理王释奇,日常经营管理由梅永和负责。1945年8月份开业之时,茶社门口突然挂出一副对联:“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横批:“望梅止渴。”望联琢磨,引起了轰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寓意凡是来此的地下党,只要见到梅掌柜,就可以和组织取得联系、看到秘密印制的简报,解除精神上的大渴。

这里的梅掌柜--梅永和,生于1905年,是西安市鱼化寨人。1926年入吉鸿昌部,为吉卫士,打枪百发百中,有神枪手之誉。1933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因抗日同盟军失败,同党失去联系。不久返回西安独自一人经商,在当时地下党交通员杨子实的引导下,以在西安和延安之间跑运输为职业,实际是为地下交通站工作。1942年12月,经王超北、李天筠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天,经地下党组织任命,为中共西情处设在莲湖公园的秘密联络站--奇园茶社任经理。这里是大后方的前哨,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李克农等上百位着名共产党人,还有国际友人均在与奇园茶社相距一华里处的北新街七贤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居住或工作过,这里堪称是引领革命进步人士和热血青年的桥梁。王超北、梅永和等地下工作者就在外围担负着暗中保护安全的使命。

奇园茶社为西情处的联络点,由延安或其他地方来的秘密交通员,都在茶社找梅掌柜喝茶,接关系、交接情报;当地的进步群众和革命青年到茶社“品茗酣饮”中来取阅延安新华社的新闻稿,满足精神上的“渴望”。奇园茶社在梅永和的苦心打点下经营了三年,直至斗争形势恶化后,胡家兆、王释奇相继被国民党逮捕,奇园茶社一下子阴云笼罩。梅永和是西情处核心人物,随时都有被国民党特务抓杀的可能。但他颇具传奇色彩,两次在众特务们的盯梢中安全脱身。

最惊险的一次是梅永和在西安三桥街的集摊上帮姐姐卖布,被国民党特务发现,深夜被抓。1948年4月份,国民党逮捕了梅永和,虽遭严刑拷打,但他硬汉-个,只字不吐。敌人反复用刑,没能撬开梅永和的嘴巴,就把他押送进了关押王释奇的同一所监狱。难以置信的是,在看管森严的国民党监狱里,梅永和竟能逃走。那时,胡宗南“玉石俱焚”计划失败,向西安市警察局局长下达“密杀令”,命令行刑队将那些关押在监狱里的“共党要犯”统统处决。在陕西省第一监狱,他们手握名单,反复核对,却发现少了-个名叫“梅永和”的“共党要犯”。这是一个被保密局酷刑折磨得连行走都困难的共产党,居然能在大批狱警的严加看守之下不翼而飞,这令行刑队无比震惊。梅永和的神秘失踪吓坏了当时西安市警察局局长。他立即命令部下兵分两路,一路去梅永和家追捕,一路直扑莲湖公园奇园茶社,又是竹篮子打水--场空。

受到重创的奇园茶社,不是在危情时刻立即关门,而是有人出面撑持,继续经营,开展工作。据史料记载,曾有两个人,一个是梅永和的妻子、王超北的小姨子李雪吟,而另一个是叫何泉水的人。

事实是这样的,1949年4月13日,梅永和经地下党多方设法营救出狱的。1949年5月20日西安宣布解放。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6月16日梅永和逝世,年仅44岁。他在去世的前些天,还让战友以及家人抬着他直不起身子且全身溃烂的病体,看着游行凯旋的胜利大军,在微笑中用不大灵活的手致以敬礼状,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崇敬和眷恋之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湖公园是以荷花之美名震古城,吸引来更多的人前来游园赏荷。当我们每次被这绚丽的景色陶醉时,自然想到了奇园茶社,这火红的荷花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历史是不会忘记的!解放后,原中共西北特支成员、曾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的童陆生将军,在《回忆蒋自明和莲湖食堂》中称:“莲湖食堂为我党在西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同各界党内外同志进行广泛的联系和频繁的接头,提供了外围掩护的好地方。”西情处处长、西安解放后曾任公安局局长的王超北在《奇园茶社和望梅止渴》一文中,对奇园茶社做过这样的评价:“许多党的机密工作都通过这个交通站出色地完成了,数以百计的在白区遭受国民党特务追捕的同志,通过梅永和同志和党取得了联系,被安全护送到陕北;发往中央的电报和从中央来的许多重要指示,也通过梅永和同志传递到地下党的组织;每一个党的交通员,只要到奇园茶社找到‘梅掌柜’,就可以顺利地解决工作中的许多困难。有时有敌人企图谋杀我们共产党人的事件,也常由这个交通站,通过梅永和同志及时传递消息得到避免。”

现在西安莲湖公园成了这个古城的黄金地段,园内和园外有两家茶馆,都标有“奇园茶社”的招牌,临大街的更为醒目,其中那幅永传的奇联和茶社的名称就是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王巨才书墨的。周边三步必有一茶店,不少人依然慕名前来这里饮茶怀旧,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党员,在这里缅怀为新中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同志,体味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品茶论道现在成了平常人生活中的一种需求,当我们手捧一杯清茶,打开电视机,“谍战剧”在荧屏上扎堆泛滥,却尽是浮华表现“谍恋”、“谍爱”、“谍秀”、“谍艳”等场面,确是在误导着观众,冲淡着这血色的红色记忆……我还要再次大书特书一下“奇园茶社”里的最高领导者--“谍战英模”王超北。

王超北,1903年出生于陕西澄城县庄头乡永内村。1924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澄城、延安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40年倾其父亲留下的16000块银元在西安成立中共中央社会(情报)部西安情报处并任处长。十年间建成7部秘密电台,先后向党中央发回国民党军事、政治、经济情报2400多份计30余万字,开辟了东路、北路、南路三条地下交通线,为保卫延安,取得解放西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曾经赞扬说:“庞智(王超北的化名)是无名英雄。”贺龙元帅在一次会议上称赞说“他的一个情报,抵得战场上一个师”。原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为其题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的题词是“十年虎穴历尽艰辛,搜报敌情贡献卓着”。他曾与潘汉年齐名,素有“南潘北王”的美誉。但是,1962年曾受到康生的迫害,冤狱长达17年。当流放在江西珠湖山农场时,他曾满怀豪情地写下一首诗:“虎口余生敢交锋,天留铁汉斗康生。流放南国不觉老,引颈北望迎春风。”1979年平反昭雪后,他担任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顾问(副部级待遇)。1985年10月1日因病在京逝世,终年82岁。

值得欣慰的是2010年4月,中共澄城县委将王超北故居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后修缮了王超北同志的旧居,并精心设计生平事迹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忍辱负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卖茶叶工作怎么样喜欢吃泡过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