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路-茶马古道

2021-02-07 12:39:42热度:158°C

去年有一次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了《马古道·德拉姆》这部纪录片,于是就下载来看。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03年,04年公映。片子记录了从怒江流域中从云南丙中洛(藏语为藏人的故乡)到西藏寨瓦龙的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及沿途原住民的生活。

自古以来,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就是我国陆上两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消失,而茶马古道仍发挥它的贸易作用。茶马古道指的是中国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它穿越横断山脉,沿“三江”到西藏、尼泊尔、不丹甚至到达西亚,欧洲。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很多人依靠它赚钱养家。

“德拉姆”是马队中一匹骡子的名字,汉语意为“平安女神”,这匹马并不是该片的主角,而只是用它的名字作为片名。

独特的方式

这部片子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拍摄编辑方式,片中没有旁白,只有简单的配乐,更多的是马匹骡儿的“嗒嗒”脚蹄声和回响空谷的马铃声。在记录原住民的生活时,虽然采取的是访谈的形式,但却只有被拍摄者自由的表述,有意滤去提问者的声音,剩下的只有是人物的自述。片中很少采用动态的镜头,大多是以固定的镜头拍摄,给以观众一种真实而自然的视觉,甚至忽略了镜头的存在。片中没有制片人的主观评论,只有几段用于一开始和结尾处的介绍,以及一些必要的解释地点或事情的文字。以马帮的运输路线及沿途的故事串起整部片子。虽没有旁白,但是给了我一种真实的感受,在看完之后带来更多更深入的思考。这就是这部片子的独特之处。

多民族的大家庭

片子一开始拍摄的是一个有着15个家庭成员、一共说着6种民族语言大家庭中吃饭的画面,家里藏族老妇人的话让我感受到西部地区人们的热情与好客,他们家包括白族、藏族、怒族、汉族等6个民族。老妇人说,“家里人多,见有客人来就更高兴"。她说说的客人一般都是那些去西部的驴友。如今,像她这种对陌生人的热情在大城市中已经比较少了。

朴实的信仰

在片中,拍摄了西部山区的一座教堂,牧师是一个84岁的老人,几十年前,老人曾因信仰坐牢15年,如今信仰的自由让老人倍感快乐。老人说当地很多年前就有了教堂。当地的原住民说,那里一般信奉天主教和喇嘛教。可见,几百年前,当时西方传教活动在我国西部地区是十分的活跃。至今仍影响着当地的居民。当夜晚降临,村民们聚在一起唱天主教的诗歌,为死去的人祈祷,和牧师一起念圣经。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的虔诚。虽然信奉的是外来的宗教,但是他们的心灵是干净的。

自己走出来的路

茶马古道很多路段是马帮们长年累月踩踏出来的,而经过河谷时,很多在悬崖上的栈道都是马帮自己修的,危险万分,仅容一人通过。正是西部的特殊地形决定了很多家庭依靠马帮运送的物资。他们把东西从云南带到西藏,到了又返回,走的都是那条自己修出来的路。天黑到了哪里就歇在哪里,天亮了又继续上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漫长的路途,赶马人只能通过唱歌来消解内心的孤独。

特殊的和谐家庭

兄弟共妻,在我们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而一个藏族年轻赶马人说,“哥哥找了媳妇,说和我共有”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兄弟共一妻是因为家里没钱。其实是不得以的,在落后地区,兄弟两必须有一个在家里照顾家庭,一个在外挣钱。赶马人说,他把嫂子当自己姐姐看待,和她说自己的心里话,家里的事和哥哥商量着办。谈到他的愿望就是赚了钱能买羊、马、盐和茶等。多么朴实的愿望啊。我觉得他的内心是朴实美好的,虽然兄弟共妻,但是家庭是和谐的。这就是赶马人的生活。

人马情深

在赶马途中,有一头骡子不幸被石头砸到跌下悬崖摔死,马的主人流着泪走到骡子变,为它做了超度仪式后含泪离开,骡儿也随之向悬崖底滑落。后来那个赶马人说,他本有四匹骡子,日久了,和马有很浓的感情。死了一匹,为了不让家人知道,只能买一匹毛色一样的骡子,取一样的名字因为家里人把骡儿当自己人看。而这匹骡子就叫做德拉姆。在茶马古道上,人和马相互依存,人马情深。

坚强的怒族老人

在片中,有一个4年前双目失明的104岁怒族老人,平静的讲述着自己艰苦的人生。老人家说,"我是个刚强的人,做人要拿得起放的下, 要勤劳.”面度人生的一个个打击,老人坚强的活着,老人的人生哲理让我感动。

茶马古道,一条承载着西域文明的古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消失。古道的险峻让我生畏,原住民的朴实让我感动。驼铃声渐渐远去,然而它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被取代。记得片中有一个镜头是马帮们通过一个修路的工地,公路时连接滇藏两地,3至5年后会通路。如今,拍摄这部纪录片已经有6年时间,也许那条道路应经通了,也许马帮们会走在新的公路上,也许古道已经消失了。

只愿有一天能带着平静的心重走古道。

茶叶销售方法最好茶叶

上一篇 : 古代茶具发展

下一篇 : 茶树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