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浙江白姆乡水阁村茶市
2021-02-07 12:19:52热度:186°C
2021-02-07 12:19:52热度:186°C
2012年5月,我们寻访浙江武义古村落采访组一行来到白姆乡水阁村,调查了解水阁村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在村里,我们召集了村里老人召开了座谈会,翻阅了《董氏宗谱》等文献资料,实地查看了遗存的古迹。从老人们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在清末、民国时,该村种茶、制茶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一个在浙江中南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茶叶初级市场。
现年93岁的董洪亭,祖父、曾祖父都是邑庠生,他对村庄的历史了如指掌;88岁的董奎洪,祖辈、父辈都从事茶叶收购生意,他自己是炒制龙井茶的老师傅;现年69岁的董元忠,住在该村现存较为完整的下新屋古茶行,常听祖辈、父辈谈起当年茶叶交易的盛况。通过他们的回忆,基本上可以还原水阁村在清末民国时期茶叶生产、贸易的大致情况。
茶叶的种植水阁村的种茶历史已无可考,但从当地的地名和传说,都表明该地的茶叶种植历史已十分悠久。水阁村西面有一座大山叫茶山(其主峰叫八县尖,海拔964米),该山从白姆一直延伸到水阁村地界,绵亘十余里,是武义与金华婺城区的界山。清代邑庠生董洹(1777—1856)在他的《东源山水歌》中有“极西面茶山,朝爽开心颜”的诗句,表明当时该山就以“茶”为山名。八县尖的东侧有一座小山头叫小和尚山(现为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后树基地)。小和尚山土质为黑沙土,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而且产出的茶叶质量非常好,泡出的茶汤要比其它茶绿一些,也可多泡一次。传说小和尚山有一株神仙茶,头一天刚采完的茶叶,第二天又会长出嫩芽,天天采都采不完。小和尚山山下还有一块叫真古炉山的茶叶山,过去只有一亩多一点,现在有十多亩,此地产出的茶叶质量尤其好,相同数量的茶叶重量要比其它茶叶重许多,茶汤带有一点甜味。
过去,茶叶的栽培方式是零星丛式栽培,亩丛数多则上百丛,少则几十丛。采茶采用“留顶养标”法,只采侧芽,不采顶芽,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因而形成高大的茶树丛。当时水阁村家家户户都在山边地头种茶叶,茶树丛的空隙间种豆、番薯、玉米等农作物。董奎洪家就有四五百丛。由于茶树树形高大,茶叶产量不高,上世纪三十年代,水阁小学校长、水阁村保长董天珍就用自己家里的现位于郑王公路水阁村段以北的8亩地,来做现代化成片矮茶丛栽种植试验,这也是我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茶园。
茶叶的制作水阁村在清末已出现比较有规模的制茶业。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做烘青茶,这种茶叶称“后树茶”,也叫“后树云雾茶”。 后树云雾茶以其“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耐冲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的特点,民国时期曾在日内瓦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特别受到江浙沪富庶地区人士的青睐。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由于抗战爆发,浙江省茶叶公司迁移到水阁村的董氏宗祠,该公司在此制作红茶、绿茶,也制作龙井茶。董奎洪经常看制茶师傅做龙井茶,他17岁时也学会了龙井茶制作技术。他说,制龙井茶的铁锅表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武义、金华都没有这种铁锅出售,他学会炒龙井茶的第一口铁锅是父亲陪他到杭州米市巷买的。省茶叶公司的老板和管理人员都住在祠堂西侧的下新屋,下新屋是一座堂楼,高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作为茶叶仓库,也有生产车间。据董元忠说,当时下新屋排列着36口制作龙井茶的铁锅,加上董氏宗祠的生产车间,全村制作龙井茶的铁锅有50多口。同时,浙江省茶叶公司还做红茶,红茶的价格很贵,一斤红茶卖出的价格,相当于80多斤稻谷。老人们还可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做红茶的工艺:将鲜叶晒半干装进布袋,用脚踩糅半小时,发酵后晒干制作成品。从老人的回忆中可发现,水阁村很可能也是我县龙井茶、红茶的首产地。
茶叶的贸易水阁村位于白姆乡后树片,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落,往东到武义要翻后树岭,往西到白姆要过雪坑岭,往南到王宅要爬长婆岭或十八弯岭,往北至金华要越廿里岭。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的村落,由于“后树云雾茶”的名声鹊起,在清末、民国时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茶叶初级市场,出现了一批坐地行商的茶叶行。
“后树云雾茶”的名气大、价格高。起初,武义、宣平一带的重点产茶村,如乌门、塘头、岭下汤、麻阳、大河源、上坦、云溪、吴宅、陶村等村村民把制作好的烘青茶运到水阁出售,附近金华安地、喻斯,本县后树各村及王尖等村,都将鲜茶叶运到水阁村来加工制作。后来,还出现了专门以收购茶叶转卖到村里市场为生的行当,他们把武义,以及松阳、宣平、遂昌等广大地区的茶叶纷纷运到水阁村销售。因此,当时除了众多游走交易的客商外,还出现了常驻村里交易的客商,金华、杭州、上海等地的客商“携资至者,络绎不绝”。水阁茶叶市场把分散、零碎的茶叶汇集起来,形成庞大的数量,然后再经茶商转运到金华等更大的中转市场,销往全国或出口国外。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水阁村茶行的鼎盛时期。老人们还能记起的茶行有:湖南人开的“国树先茶行”;贵州人开的“森木先茶行”;安徽人开的茶行,在金华还有总行;金华孝顺人开的“天汉先茶行”;义乌上溪人开的茶行;还有武义履坦鼎鼎有名的妹先(徐炳星)开的“妹先茶叶行”。 当时还出现了现代流行的公司+农户的“包买商”现象。即商贩为了得到稳定的茶叶或扩大业务,预先给茶叶生产者一笔钱,让生产者去准备粮食,召雇人工种制茶叶,然后以新茶价值,连本带利归还。这样茶商的商业资本通过贷放——预购方式就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控制了茶叶产销。由于茶叶交易市场十分繁忙,后树桑叶坞村人张天喜等6人就专门从事品评茶叶、判断价格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当时叫“牙郎”。
水阁村各茶叶行每年从清明开始收购茶叶,一直到农历八月底才结束。茶叶都用竹篓装好,竹篓内编了几层箬叶以防潮,每篓约100公斤。茶行雇人将茶叶用肩挑扛抬,过后树岭到履坦叶长埠渡头上竹排或船,水运至金华,然后销往全国各地。还有一条茶叶运输道路是从后树岭,经王尖,过金华喻斯,就到一马平川的雅畈了。从水阁到金华安地本来也是一条运输孔道,这条道路路途最近,但当时要过一道上下二十里的“廿里岭”,行走更不易,所以茶行选择路途稍远但相对平坦的这两条运输道路。当时茶叶的收购量非常大,各茶行的茶叶一般要到当年的农历十一月末至十二月初才能运完。
大的茶叶行都在堂楼里,一般都是楼上住人,楼下作为茶叶仓库。1942年,日军占领武义后,国民党21师某团独立连驻扎在村里,日军来袭时,独立连官兵寡不敌众,不战而溃,日本人就将两座开茶行规模很大的堂楼点火烧掉,村里许多房子也被连着烧毁。
茶叶的生产、销售给水阁村带来了极度的繁华。当时常住在村里的商人有200多户,400多人口,外来人口超过本地村民。村里有两个旅店,叫“洪寿宿店”、“宗生宿店”;两个酒店,常年酿酒的作坊也有两个;南货店、小吃店、饮食摊布满整个村。至今村里的古街上也可以看出当时店铺林立的景象。茶叶经济带来人口的集聚,也带来文化的繁荣,剧团到村里搭台演戏,一演就是三个多月;还有几班唱道情的常驻在村里,艺人天天夜里演出。
解放后,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水阁茶叶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因为过去把商业作为末业,旧县志、宗谱等都不记载商业活动情况,我们无法考证水阁茶叶行产生的具体年代,但从该村遗存的上新屋茶行、下新屋茶行等建筑形制来判断,应该在清中晚期。
寿眉茶叶和茶叶上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