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九大措施

2021-02-07 12:18:13热度:152°C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史和繁荣的茶文化,我国也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茶叶在我国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及三者兼用的发展过程,因此,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方面更具特别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保障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涉茶人员的就业、增收与全面小康。其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茶叶营养与保健功能的消费需求。第三,突破茶叶进口国日益高涨的贸易技术壁垒,增强茶叶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第四,促进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虽然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安全隐患依然不少,局部不稳定状况仍不时发生。那么,茶叶质量安全应该从哪儿抓呢?

第一,落实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行政及监督管理机构要从自身职能出发,严格参照《食品卫生标准》、《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法律法规,从政策上和执法力度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第二,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障茶叶源头质量安全。

科学合理地在茶园四周及道路两旁种植与茶树相适宜的树木,营造防护林;实行以茶为主,间作其他作物,不同层次的立体结构和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在构筑良好防护屏障的同时,有效抵御部分工业废气的污染,起到遮荫、防风抗寒的作用,并调节和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使茶园环境得到优化,也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此外,也为鸟类和天敌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生物防治茶树病虫害奠定基础。而在树木或间作品种选择上,要考虑不同株高、不同根深、不同营养特性的作物相搭配。高层林木宜选择生长快,树冠宽大,叶片稀疏、冬季落叶、根系深生、无共同病虫害,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果树,如枣、李、梨等果树和湿地松、相思、桂花树等经济林木,低层以套种不影响茶树生长的矮生、豆科作物、绿肥等。

第三,科学合理施肥,种植优质茶叶。

科学合理使用肥料,推广配方施肥。如通过测土配方计量施肥方法,根据茶园的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值,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等。改单一偏施为复合配方施肥,以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盲目施肥,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改良土壤结构,活跃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生态活力。推广应用精制有机肥及缓、控释肥料,大力发展和施用微生物肥料,以减少对化肥的需用量。

第四,综合治理病虫害,优化茶叶质量。

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在防治策略上,以保持生态系的平衡为目标,将有害生物用生态调控的方法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而不是消灭有害生物种群;在防治措施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各种生物防治措施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有机茶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一般无公害茶园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有限地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按无公害茶标准施用,严格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第五,整洁茶叶加工环节,减少茶叶加工污染。

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茶叶的加工设备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大力推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按产品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工艺要求,做到茶叶加工过程付制品不落地。茶叶加工过程中,更应保持车间清洁卫生,防止一切污染物的进入。农户加工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抽烟和随地吐痰,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大力引导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第六,建立茶叶质量追溯制,全程监控茶事活动。

实行茶叶栽培、加工、销售记录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在包装上张贴包括品名、原料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以及商标和“三品”认证标识等内容的信息标志。

第七,完善行业自律运行机制,树立茶叶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是当前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主要举措有: 1、 把茶农组织起来,成立茶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买等统一管理,通过示范推广先进茶叶科学技术和无公害生产管理模式,带动所有茶农按照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生产、质量与市场的对接。2、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与品牌意识,在基地选址、规范生产、清洁加工、诚信经营等方面往往较为自律。一方面,要坚决淘汰部分厂房、设备及工艺较落后的小茶厂;另一方面,要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茶企。使之壮大成为区域龙头企业,促其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与清洁化生产加工水平。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 + 基地+茶农”运行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3、发挥茶叶行业协会功能。

第八,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实施新型茶农科技培训工程。

建立茶叶技术培训体系, 实施新型茶农科技培训工程, 培养造就茶叶技术骨干和实用人才, 可以切实提高茶农的安全用药、科学用肥、清洁加工技术水平,为茶叶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建立茶叶专家库,定期组织农科教单位专家轮回进村人企为茶农、茶企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及相关信息服务。接受对象以地方农技人员、企业主及生产管理人员、种植大户及有关人员为主;传授内容以产地环境选择,农药、肥料、设备等生产资料的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清洁化加工等先进实用科技,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模式,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认证要求、程序及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和退市制度等。形式可以多样,如采用讲座授课、现场观摩、图册标本展示、技术资料发放、电视专题片及远程网络教学等。

第九,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集中示范, 具有辐射带动效应。挑选一批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在有代表性茶区选择科技意识强的大中型茶叶企业,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基地示范,树立样板,以增强科技显示度,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与带动作用,加速成果推广转化进程,切实提高茶叶科技的贡献率。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事关涉茶人员的就业和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严格保障。

茶叶化泡茶中国茶叶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