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茶”的传说(上)

2021-02-07 12:17:17热度:160°C

“姑娘”,亦药亦茶。

它是一剂治疗热病的良药,由秋云姑娘首创。

秋云的父亲洪掌柜在襄阳城内青石后街上开了一家药铺,店内药材齐全,品质上乘,加上服务周到,生意十分红火。秋云聪明伶俐,很小的时候就把药性歌赋等中药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年方十八就开始帮父亲打理药铺。

这年夏天,襄阳城里异常炎热,人们纷纷涌到药铺来买清热解毒之药,服用之后效果却并不明显,而巷道里依然热浪滚滚。

洪掌柜命家人在药铺门口摆了一口缸,里面装满了精心熬制的凉茶,免费供人们饮用,这一善举获得了交口称赞,可还是抵挡不住热病的侵扰。

秋云一边熬制凉茶一边想,有没有一种特效药能尽快帮人们从高温火热中解脱出来呢?就去查找药书,一连几天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却是收效甚微。

这天晚上,秋云又在灯下熬夜,连日来的辛劳已让她透支不少精力,脸颊瘦了,眼窝陷了,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给女儿端来一杯蜂蜜水,劝她休息一会儿。

父亲走后,秋云又忙活开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到底支撑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忽然坐到自家药铺柜台后面了。这时,一个浑厚的声音响了起来:金叶银花一条根。

秋云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老者,头发眉毛都是白的,胡子有一尺来长,身穿青布长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这老者莫非是在出对联考自己?略略沉思一下回答说:冬生夏草九重皮。

老者微微点头,又说: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

秋云回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老者接着说: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秋云又回答:女儿红佩兰种合欢。

老者暗暗吃了一惊,心想这小女子不但心肠好,而且读过几年私塾,在她父亲的熏陶下长了不少学问,就想再试试她的应变能力,于是就说自己要买四样药:称心丸,如意丹,烦恼膏,怨气散。

秋云却说:老师傅,你这四样药是有名无药。

老者反问:小姑娘既然晓得是有名无药,那,你能解释一下吗?

秋云就莞尔一笑说:热情待客称心丸,有问必答如意丹,无事生非烦恼膏,药材精良怨气散,老师傅,不晓得我说得对不对?

老者点了点头,又说:我再买四味药,一是游子思亲一钱七,二是举目无亲七钱一,三是夫妻相敬做药引,四是儿无娘亲二三厘。

秋云想了一会儿,转身从药柜里拿出四味中药:茴香、生地、蜂蜜、黄连,笑吟吟地看着老者说:游子思亲当回乡(茴香),举目无亲在生地,夫妻相敬甜如蜜,儿无娘亲黄连苦。

老者就捋着胡须说:秋云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秋云反倒吃了一惊:老师傅,你咋晓得我的名字?

老者却笑而不答。

秋云就想,看来这老者也是精通中药的,说不定还是一个世外高人呢,何不借此机会请教一下?急忙走出来请老者上座敬茶,随后便将襄阳城里热病流行的情况向老者说了,并请他开一副良方。

老者一连喝了三杯茶,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秋云,随后起身便走,一边走一边念唱:世人皆为名利忙,哪懂秋月菊花香?清茶一杯烦恼解,道是心静自然凉。

秋云看得目瞪口呆,一紧张就醒了。细细回忆梦中的情境,觉得十分奇妙,猛然抬头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展开一看上面有一行字:家养菊花、野生菊花、花红树叶等四味中药相配,可解热病。(应洪家后人的要求,为防止泄露商业秘密,故此隐去第四味中药的名字。)

老者特别说明:家养菊花必须是白色或者黄色的小花头而且一株必须有五十多个花头。

秋云愈感惊讶,急忙叫来父亲,洪掌柜看了一眼药方,却有些纳闷儿了:医术上说家养菊花有平肝明目的功效,而野生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两样药材一般都不同时服用,老者咋会开这样的方子呢?再说了,花红树叶一般只是人们用来代茶的东西,也是入不了药方的呀?

秋云点点头说:是这个道理,可老者绝不像糊弄人的,难道这纸上另有玄机?又低头去看药方,果然在背面发现了一行小字:英雄不问出处,药材不分贵贱;用药妙在中和,不可拘于常规。

洪掌柜仔细揣摩一番,忽然一拍桌子说:秋云,你遇到高人了!那老者很可能是天上的神灵下凡来解救深受热病之苦的芸芸众生。急忙拉着女儿一起跪在药王孙思邈的画像下面拜了三拜。

天亮后,洪掌柜让伙计们赶快四处收集那四味药材交给女儿配制成药剂。秋云当天下午就熬好了一大锅,立即免费分给沿街的店铺,人们喝下之后顿觉神清气爽,体内的火气慢慢降了下来。五天之内,全城的居民都喝过了,热病渐渐就被平息了。

人们感念秋云的善良,就把那凉茶称作“姑娘茶”。

秋天,一个叫樊天赐的小伙子出现了。

他是枣阳县城里一家药铺的小工。襄阳城里热病流行的时候,有一天天赐正在药铺里忙碌,忽然看见几个伙计走了进来,说是洪掌柜的女儿已经找到了治疗热病的良方,特意派他们过来收药材。众人听说是一个黄毛丫头找到了良方,顿然大吃一惊,又听说是神灵托梦点悟她的,更觉得不可思议。

天赐夹在人群中听得真真切切,当下就记住了秋云的名字;又听说那洪掌柜医术如何高明为人如何厚道,洪记药铺生意如何如何好,就想,既然有这么好的一家人,我为何不去投奔他们求一碗饭吃呢?凭我的一点中医知识应该没问题吧?

拿定主意后便向东家告辞,背着一个包袱来到襄阳,走进青石后街果然就看见了洪记药铺的牌子,只见大门两旁挂着一副对联: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心想这家药铺真的有点儿与众不同。

天赐抬脚走进药铺,向一个伙计说明来意,伙计立即进去通报,不一会儿洪掌柜就走了出来,开口就说:这位小伙子,来我洪记药铺有何贵干?

天赐双手抱拳说:想在洪掌柜这里讨碗饭吃。

洪掌柜微微一笑,说:我这开的可是药铺呀。

天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一番话来。

原来,他的父亲生前也在青石桥镇上开药铺,今年春上,父亲因抗交军饷而被枪毙,家产及姐姐均被霸占,母亲一气之下上吊自杀,天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逃到枣阳,靠给药铺打短工为生,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说着说着便掉下眼泪来,惹得洪掌柜也叹了几口气,就让伙计搬来一把椅子让天赐坐。

洪掌柜又问:你懂中药吗?

天赐说:家父在世的时候曾经专门教过我,晚辈虽然天生愚钝,却也学得一些皮毛,可在洪掌柜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洪掌柜随后便问了一些中药知识,没想到天赐竟然对答如流,洪掌柜就细细打量了一下他,只见小伙子虽然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跟其他的伙计明显不同,当下心里便有了几分欢喜,于是又问:这襄阳城里有好多家药铺,你为何要到我这里来?

天赐就站起来指了一下大门口说:洪掌柜,就凭你这门口的一副对联,就晓得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我樊天赐不才,愿拜在先生门下为徒。说完便扑通一声跪在洪掌柜面前。

洪掌柜心里很是受用,急忙伸手扶起天赐,正准备答应他的要求时,忽然看见秋云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就想让女儿再考一下天赐,便给秋云使了一个眼色,又对天赐说:小伙子,这位是小女秋云。

天赐就施礼道:洪小姐好。

秋云明白父亲的意思,开口就说:刚才我都听到了,原来樊公子也是很懂中医的;又听樊公子说起我家大门口的对联,想必你对对联也是有所研究的。

天赐急忙说:不敢当,只是粗略懂一点儿。

秋云就说:那,我们今天就切磋一下,用中药入对,如何?

天赐就说:恭敬不如从命。

秋云略加思索,指着一盆佛肚竹说:消暑最宜淡竹叶。

天赐说:伤寒尤需小柴胡。

秋云说: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天赐说: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秋云说:神州处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天赐说:春风来时尽看花,但闻藿香木香。

秋云说:姑娘茶,茶如姑娘,姑娘如茶。

天赐说:男儿志,志远男儿,男儿远志。

秋云沉吟一会儿,忽然抬头看了一眼天赐,脸儿却莫名其妙地红了,就说:看来樊公子的确也是有学问的人,小女子献丑了。说完就扭身走进内室。

洪掌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当下就答应收天赐为徒,并吩咐一个伙计去“望江楼”饭馆里端回来几样卤菜,又拿出一壶上好的地封黄酒,给天赐接风洗尘。

天赐勤快,眼里有活儿,一天到晚闲不住;嘴巴很甜,尊重药铺里所有的伙计,对来往的顾客也以礼相待,没过多久便博得众人的喜爱;对洪掌柜更是俯首帖耳,每天给他端洗脚水,倒夜壶,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洪掌柜愈加器重。

秋云则有另外一种心思。

姑娘大了自然就会思春,无奈媒人介绍了好几个都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天赐的突然出现,就像一粒石子落入水池中一样在她的心海里荡起了涟漪。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慢慢就萌动了情感。

那是一个月圆之夜,秋云正独自在一丛竹子下面赏月,天赐忽然从后面抱住了她。这是两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天赐笨拙且鲁莽,秋云混乱而紧张,一不小心踩到一只猫,一声哀叫引来了洪掌柜,他看见女儿跟天赐抱在一起,急忙咳嗽一声,天赐惊醒过来后飞奔而去。

洪掌柜对女儿疼爱有加,在婚姻大事上完全由着秋云的意思去,为此还惹得秋云的后妈吴氏老大的不满意。此番所见其实也在意料之中,或许还暗合了洪掌柜一些微妙的想法,于是开始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当天赐认识刘公的时候,他跟秋云已经定亲。

刘公,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这年冬天,他从汉口回襄阳养病,时常到洪记药铺去拿药,对那个面容和善为人和气的樊天赐印象尤为深刻。后来,刘公就请天赐到家里去给他看病,并亲自给他煮咖啡。

刘公出身商贾世家,本人又在日本留过学,身上自然有一种洋派,言谈举止颇有些与众不同,令天赐耳目一新。最让天赐惊讶的是,刘公有好多新鲜的想法,比如“平均人权”等,此前更是闻所未闻。天赐问啥叫“平均人权”?刘公就拍拍他的肩膀说: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说。

天赐就问:我们天天不都在说话吗?刘公却说:可我们能想说啥就说啥么?所说的都是真心话吗?天赐想想也对,从此就记住了这句话。刘公见他思想单纯,就有意给他灌输了不少新道理,天赐慢慢也知道了同盟会、共进会等新鲜玩意儿,并且有了同情革命的倾向。

第二年春天刘公返回汉口的时候,天赐决定跟他一起走。洪掌柜不同意,刘公就上门说情,说自己在汉口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药铺,需要天赐去帮他打理;像天赐这样的年轻人就应该出去见见世面长长见识,将来才能干出一番大事来。洪掌柜只好答应下来。

心上人即将远行,秋云自然是难舍难分,那几天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临行前,秋云把一大袋“姑娘茶”装进天赐的包裹里,说汉口夏天特别热,多喝些凉茶可防暑降温。

这一别就是数月。当年八月的一天傍晚,天赐在洪记药铺出现的时候,秋云正在给病人把脉,猛抬头看见一个身着灰色中山装、留着平头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笑吟吟地望着她。细细一打量竟然是天赐,秋云急忙丢下病人就跑过来一把抱住他,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天赐瘦了,黑了,却更精神了。

洪掌柜设宴为天赐接风,席间问他此次回来还走不走?天赐说他回来是要帮刘公做一件大事。洪掌柜问啥大事,天赐就说:刘公前不久通过关系捐了一个实缺道台的职位,马上就可以到河南走马上任,但需要白银八千两。

洪掌柜感叹一句:这么多钱呀?

天赐接着说:就这还是最低的价,还有好多人踮着脚尖、拎着钱袋等着哩,要不是刘公关系硬,哪里会轮到他?

吴氏就说:天赐,你也捐一个回来呀,要是你能混个一官半职,以后我们家就多了一个靠山,秋云也会跟着享尽荣华富贵,嘿嘿,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洪掌柜白了女人一眼,她立即住口了。

天赐就说:刘家凑够了五千两,还差三千两没有着落。我想,要是在刘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一把力,他以后要是发达了,肯定不会忘记我。再说了,刘公对我很好,处处关照我,我得念这个情呀!

洪掌柜似乎听明白了,却只是笑而不语。

秋云当然也听出了天赐话里的意思,心想,其实他当不当官并不重要,即便他当官了我还会继续经营我的“姑娘茶”;可他毕竟是我的未婚夫,关键时候我不帮他谁帮他?可她更晓得父亲的心思,就出面软磨硬泡,洪掌柜总算答应下来,拿出了一千两银票。

天赐一高兴就说出一句:胸怀天下男儿志。

秋云接着说:悬壶济世姑娘茶。

一个多月后,辛亥革命爆发了。

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驻光化新军马队骑兵张国荃、李秀昂部率先起义,发布“光复汉族、驱逐鞑虏、兴汉灭满、保商保民”的安民告示,并于次日进取襄阳,城内早已人心惶惶,有钱人家纷纷跑路到外地躲避。

吴氏的娘家也是当地大户,家有良田数十亩,庭院四五进,其弟弟后来从戎,成了新军的一个头目。襄阳光复后,他特意去洪记药铺探望姐姐,并以此安抚人心。洪掌柜手忙脚乱地端茶倒水,顺手给了几名军官一人一张银票;秋云则把配制好的“姑娘茶”分发给各位军人,连声说各位好汉鞍马劳顿辛苦了,喝点儿凉茶可安神去燥。

龙井茶叶价格茶叶检测稀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