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最”带你了解茶马古道

2021-02-07 12:04:13热度:152°C

五“最”带你了解马古道。

大家对于茶马古道相信都不陌生。在大陆西南地区,有这样一条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她壮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内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感,无不吸引着游人。

从唐代开始,官家都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而随着茶马互市的繁荣,也使马帮商队走过的茶马古道长兴不衰。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茶马古道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长的古道

茶马古道在大陆主要分两条主线,通往云南的“滇藏道”,与通往四川的“川藏道”。滇藏道从云南南部产茶区思茅、普洱起,经大理、鹤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越过澜沧江进入西藏的盐井、芒康、邦达、昌都、林芝抵拉萨,之后更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甚至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川藏道则从四川产茶区雅安起,分为南北线,北线从康定起接道孚、甘孜、德格、江达抵昌都(即今川藏公路北线);南线从康定经雅江、理塘、巴塘,接西藏芒康抵昌都(即今川藏公路南线)。茶马古道两条主线估计约有4千多公里,加上连接四川与云南的川滇等支线,与通往国外的路线,至少达万余公里,亦有学者将唐蕃古道列为茶马古道路线之一。

平均海拔最高的古道

茶马古道从四川、云南至西藏,跨越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从500多米到5500公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沿线经过农耕放牧的坝子(云贵高原局部平原)、直上天际的冰峰雪岭、汹涌咆哮的大江大河,以及高耸不见天的峡谷;一路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穿过横断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和雅鲁藏布江,切进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尼泊尔,可说是世界上最高、最危险、最长,气候及地理环境最复杂且多变的贸易之路。

最惊险的过江方式

茶马古道沿线穿越高原地区,经过高山大川,严峻的地形考验着马帮行进速度。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茶马古道照片,将昔日古道上马帮生活情境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其中一张骡子过江的画面震撼人心。“溜索”是马帮最惊险的过江方式,澜沧江盐井至德钦这段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长期靠着竹篾溜索过江,让人心惊胆战。过江时,须将身体用绳索绑在溜筒(一个像筒瓦的滑梆,长约4厘米、宽约两厘米的槽形硬木)上,从溜索一端凭借着重力惯性滑过去,无论是人畜或是货物皆是如此过江,一不小心,即损身体或财物,重则丧命。茶马古道上最著名的溜索之处是澜沧江边的溜筒江村,以编织过江悬命用的一线─竹篾溜索为生,又有“溜筒锁钥”之称。

最早的铁索桥

茶马古道过江重要工程除了石拱桥外,铁索桥是最常见的形态,位于云南省保山市50公里外澜沧江上的兰津渡口上,有座明代修建的铁索桥“霁虹桥”,建于1475年,长度约106米、宽约3.5米、高20多米,用15根铁链连接,铰链176锁,桥面铺上横直两层木板供人、马、车辆通行。明崇祯十二年徐霞客过霁虹桥时,曾以“浑然逝,渊然寂,其深莫测”描绘了当时澜沧江的水势。据专家考证霁虹桥是最古老铁索桥,桥侧两端设有桥亭关楼,建闸门立税卡,在桥东建有御书楼,并悬挂清康熙皇帝书写的“飞虹彼岸”匾额,西岸则建有观音阁,可惜1986年一场大洪水将霁虹桥关楼损毁,铁索也落入江中,历代修桥石碑荡然无存,霁虹桥走入历史。2006年原址上游100米处修建新桥,2008年小湾水电站完工蓄水后,古桥痕迹更加难寻。

最大马店

云南驿位于现今云南省祥云县城东约21公里处,西汉时云南县县城设于此,明代才移至祥云县,自此之后在此设立驿站取名为“云南驿”。云南驿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咽喉之地,往西通昆明,是进大理必经之处,凡举与马帮有关的生意,包含了马店、客栈、娱乐、商铺等无一不有。明清时,这里的马店有20多家,每日从这里路过的马帮至少有40多队,最多可容纳300多匹马,一日供应几千斤草料,可想见此地的繁华盛景。目前云南驿长达1公里的古道依然保存完整,青石板铺设的路旁不乏超过160年的老屋,现存古建筑主要有驿站(岑公祠)、大马店、客栈、李家大院、郭家大院、钱家大院等,2005年大马店整修作为“云南马帮文化博物馆”,保存众多马帮相关文物,一一呈现过去马店形态与格局,吸引不少马帮迷前来参观。

茶叶产品认证南京茶叶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