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饮茶艺术 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相统一
2021-02-07 11:57:56热度:216°C
2021-02-07 11:57:56热度:216°C
茶,是陪伴中华名族成长的一部分。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的烹饮方法而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在古代大体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有四种茶的烹饮方法,每一种都是划时代的品饮艺术。
煮茶法
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茶经里对煮茶法有明确的记载。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中唐的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陆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度,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适度。
现实意义:特别是作为饮茶文化的重要主体──唐代陆羽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当年釆用的用煮茶法饮茶,除书本上有简单记载外,已无踪影可觅。通过唐代陆羽煮茶法的研究与实践,进而将其复原,实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一种需求,它对拉动茶叶消费,提升中华茶文化,促进茶经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煎茶法
白居易《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拌曲尘”,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写的就是当时古代的煎茶点滴。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在茗饮方式﹐可令饮者将以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
现实意义:品茶 就是品其味,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煎茶比其他的品茶方式来说更为要求严苛,这就告诉我们在沏茶时要更加注意细节。生活在现代大城市的饮茶者选水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但在沏茶时,要注意按不同茶品(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等)掌握适度之水温,投壶中茶量之多少,注意茶器、茶具之整洁,以及饮茶时应注意礼仪等,无论家庭生活日常饮茶或待客饮茶时,都应以充分注意的。
点茶法
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也用此法。“点茶”茶礼从元朝起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
点茶法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点茶法直到元代尚盛行,只是不用饼茶,而直接用备好的茶叶碾末。
现实意义:“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因此,她们复原宋代点茶技艺后,也引起了日韩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不但能增强中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能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泡茶法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点茶道随之衰落,茶的生产工艺也由繁到简,中国的茶道因此发展到泡茶道。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代人饮茶注重色、香、味的完美统一。他们认为:唐宋人将团饼茶经碾末后再煎饮或宋代人的点饮法有损于茶之真味,提出了“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饮茶时追求优雅和谐宁静自然的环境。
现实意义:因为泡茶道的简便,茶也就走进了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泡茶能让人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
吸茶叶上善茶叶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