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茶具文化美学

2021-03-06 10:00:24热度:172°C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具最能代表中国的茶道?也有人问过我,中国是不是只有茶艺,日本才有茶道?又问,日本茶道有一整套的规矩,特别珍爱茶具,还有视若拱璧的天目茶碗。中国人喝茶,特别珍爱什么样的茶碗呢?

郑培凯茶具文化美学

这样的问题看来简单,回答起来却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因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大体说来,只有一条脉络,源于中国的唐宋茶道;而中国茶道的发展,出现不同的历史阶段,改变了崇尚的方式与风格,也就出现了唐宋茶道与明清茶道的不同。喝茶的方式不同,珍爱的茶具也就不同,连茶碗的质地与颜色也“与时俱进”.所以,说来话长。

唐宋时期上层社会喝茶,主流的方式是把茶饼碾成茶末,然后烹煮或点泡,可称做“研末煎点”法。日本人有系统学习茶道,学的就是这一套规矩与程序,虽有后世的变化,如千利休的“和敬清寂”之道,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研末煎点”法。当日本人在北宋开始系统学习茶道时,中国正流行“斗茶”,就是把茶末在茶碗中击打成沫饽,好像浮起一层白蜡一样,当时人称之作“乳花”或“粟粒”.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衬托出白色的浮沫,如宋徽宗说的“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茶碗最好是黑色的。蔡襄在《茶录》中说的最清楚:“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因此,建盏黑瓷,就成了宋代最为崇尚的茶碗。

虽然建盏出自福建,也称建窑,但是日本人却是在浙江天目山中的寺院(主要为径山寺)里学的茶道,因此,就讹称这种厚胎黑釉的茶碗作“天目碗”.一直叫到现在,连一些爱好茶道的中国人也以讹传讹,看到建盏就大呼“天目”.

元明以来,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改变了,不再喝碾成末的茶汤,而要品尝炒焙清香的新茶。不再击打出沫饽为佳,而要看到雀舌旗枪的嫩叶嫩芽,载浮载沉在茶碗之中。那么,最好的茶碗当然必须是细瓷白碗,衬出碧绿的茶叶,飘散扑鼻的茶香。这也就是青花白瓷为士大夫钟爱的主要原因,很实际,可以作为审美物质基础论的最好例证。

可是有些人不能通古今之变,不明白唐宋饮茶方式与元明以来之不同,便大感疑惑。明末学者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就不懂蔡襄为什么说“茶尚白,故宜于黑盏”,大发疑问:“茶色自宜带绿,岂有纯白者?即以白茶注之,黑盏亦浑然一色耳。何由辨其浓淡?”屠隆也有同样的疑问,总觉得蔡襄说的不合理。倒是写《茶疏》的许次纾毕竟是专家,明确指出,时代变了,茶具也变了:“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

说俗了,就是喝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碗。唐宋茶道以斗白色沫饽为目的,茶碗的审美标准就是建窑黑瓷;明清喝茶以碧绿的嫩芽嫩叶为主,茶碗的上品就是景德镇的青花或德化的白瓷。也不知道崇尚唐宋茶道的日本人,听不听得进这种通俗的道理。

以此类推,若问今天喝龙井或碧螺春,什么样的茶碗最合适?附耳过来,别告诉别人,答曰:玻璃杯。

上一篇 : 茶席上的新时尚——茶宠

下一篇 : 民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