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瓷窑:寿州窑与寿州瓷(二)

2021-03-06 10:00:01热度:199°C

寿州窑器物的胎质

寿州窑瓷器的胎体总的来说胎坯较厚重,质粗,坚硬,少有光泽,击之清脆有声,吸水率低,耐火度为1200℃。但早期青釉产品的胎体比唐代中晚期的黄釉、黑釉产品的胎体要细。如隋时管家嘴的青瓷胎质较细腻,玻化程度较细,凝结度也高,有光泽,呈青灰色。中晚期黄釉和黑釉器的瓷胎显得粗涩,呈淡红或黄红色,胎泥一般未经淘洗,含有少量的白色或铁黑色砂粒,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正因为寿州窑器物的胎土未经淘洗,比较粗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匠师们在器物的胎胚上先施一层瓷衣——一种质地白腻的白色瓷土,谓之“化妆土”,再在瓷衣上施釉料,使表面光洁,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寿州窑是较早使用 “化妆土”的窑口。

寿州窑胎胚的原料是就地取材。附近的山区盛产粘土(瓷土)矿。这种粘土当地俗称“老土”、“坩子土”、“拌子泥”,有黄、灰白,棕色,土状,可塑性强,烧结后为黄白色,耐1200℃的高温。至今上窑镇缸厂还在采用。

寿州窑瓷器

寿州窑产品的种类,一般说来,早期生产的陶瓷器物种类偏少,到了唐代寿州窑的繁荣时期,种类逐渐增多。早期生产的主要器物有碗、盏、高足盘、罐、壶、瓶等。造型端庄凝重。壶多浅盘口,颈肩部多饰有凸弦。壶、罐往往都有系。碗、盏为平足,敞口直唇。早期寿州窑尽管器型种类比较少,但是在造型上却极富于变化,如壶有四系、六系,罐有四系、八系。龙柄壶有单身、双身两种,碗、盏、高足盘等口、腹、底部都有不同的变化,给人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的印象,显示出寿州窑匠师们高超的工艺技术。早期寿州窑瓷器继承了当时我国北方青瓷的风格,同时在器物种类上又生产当时南方普遍的盘口壶、四系罐等器物,吸取了当时南方青瓷的一些特色。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淮河之滨的寿州窑融合了我国南北方青瓷造型的特点,形成了过渡地带早期寿州窑器物造型鲜明的地方特色。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山外山茶叶

唐代寿州窑在原来的基础上,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数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时期寿州窑的产品十分丰富,有碗、盏、豆、盘、罐、壶、注子、钵、杯、水盂、瓶、枕、砖、碾轮、纺轮、玩具等十余种,基本上是当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生产与生活用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