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茶具的发展历史
2021-03-05 17:06:58热度:191°C
2021-03-05 17:06:58热度:191°C
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批茶具主要有:
鎏金银龟形茶盒——存放待烹茶末用。
鎏金银茶槽子——分碾槽和碾轮,用于碾碎茶。
鎏金银茶罗子——箱形,内有茶罗架和接茶屉, 碾后茶末过罗(筛)用。
金银丝结条笼子——用于炙茶饼用。
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後,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著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上一篇 : 紫砂壶开壶四部曲
下一篇 : 什么材质的陶瓷茶具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