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用来泡茶还是摆设

2021-03-05 17:05:40热度:173°C

近年来,紫砂壶的价格不仅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且一路走高。在今年的嘉德春拍“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专场上,顾景舟先生的“九头咏梅具”以2875万元成交,创紫砂壶拍卖新高。

标志性的价格引起了众多藏友对紫砂壶后续市场表现的关注。实际上,当4年前顾景舟的作品突破千万元后,紫砂壶的价格就一路飙升,如今的两千多万元的新纪录,是前期行情的积累。

然而,与没有悬念的价格飙升相比,紫砂壶爱好者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紫砂壶越卖越贵,尤其是大师壶、名家壶,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这么昂贵的壶还能用来泡茶吗,磕碰了怎么办?据了解,顾景舟先生的“九头咏梅茶具”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之日起,就被宜兴紫砂厂作为贵重物品保存起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台湾收藏家购买,存放在保险柜里。如今卖到两千多万元,更不可能用来泡茶了。什么样的壶适合泡茶,什么样的壶适合收藏?如今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茶叶客户资料茶叶海报

7月19日,2014中国紫砂100艺术展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开幕,这次展览的举行和相关人士的表态,对藏友为紫砂壶定位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宜兴来京参展的顾景舟先生的再传弟子夏瑞娟女士,在提到先师作品的高价位时,首先说的是“艺德”。的确,顾景舟先生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享有的知名度,是市场对其作品高度认可的重要原因。而且,顾景舟弟子众多,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了紫砂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弟子们出于对前辈大师人格品质的敬佩,推崇他的作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何况,每一个艺术领域都需要一个标杆,作为紫砂界的标杆,顾老的作品价格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从前辈的拍卖神话回到当今的艺术创作上来,如今多数的紫砂艺人并不浮躁。夏瑞娟说,做壶是相当寂寞的,她自己便是“宁缺毋滥”。“哪怕是白送人,也要自己觉得看得上才行。做壶时不可能只想到市场价格。”她介绍,紫砂壶的泥料和纯手工性是不能打折的,必须用纯紫砂原矿,也不能过分依赖模具。

说起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由荣会艺术中心举办的本次紫砂大展的策展人宋宁颉先生介绍说,夏瑞娟女士此次带来参展的紫砂壶,定价只是一两万元一把,从泥料、造型到做工,都令观众称赞。“这种定价让普通的大众能够接触到名家的壶,并消除了对于紫砂壶的神秘感。”宋先生认为,买一把紫砂名家的壶来使用,也属于“藏宝于民”。

参展的另一位陶瓷工艺大师蒋彦先生提出,“今天的壶应该一看就是现代的,在传统器型上有所发展和改变。”蒋彦说,他此次参展的一把提梁壶,就是用传统的器型进行的改良,将原本较扁的器型改成了圆形,容量也从200毫升变成了450毫升。在这种改变过程中,线条和壶盖都需要重新设计。紫砂壶如今有实用品和艺术品两个分类,实用品强调泡茶便利,艺术品更追求个性和美观。藏友在衡量一把紫砂壶的价格时,必须将两个层面分开。艺术作品要有独创性,壶型和装饰的选择要和主题协调一致。

紫砂文化学者、收藏家宋双才先生认为,明代时的紫砂壶是为了摆放在黄花梨家具上看着漂亮而设计的,和如今使用的环境并不相同,因而壶型的改变也是有原因的。“其实,紫砂壶兴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家具用料的改进,有了黄花梨、紫檀家具,上面摆的东西当然要与之相适应,紫砂壶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时的紫砂壶重视是否好看,而非好用。”

宋双才对蒋彦等当今的紫砂艺人能觉悟到壶的文化内涵而感到欣喜。“紫砂壶首先是造型艺术,以前只把它看作是泡茶的器皿,这是不全面的。”当很多人只把紫砂壶当作实用器皿的时候,它已悄然异化为艺术品。对收藏家来说,收藏的不是一把壶,而是一件艺术品。因此,判断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的高低,不仅要看它的用料和是否好用,更要看其艺术价值有多高。

按照一般的说法,紫砂壶讲究的是“泥形工款功”,即材质、造型、工艺、作者、题辞、功能,宋双才则认为,首先必须明了紫砂壶的根本属性:“它是跟实用紧密结合的器皿,同时具有艺术性。”以此为前提,他把紫砂壶分为三个层次——收藏、把玩、实用。“这三者功能有交叉,但标准不可以混淆。不能拿判断实用壶的标准来判断收藏品。一件紫砂壶是否值得收藏,最重要的是考察其艺术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今的紫砂壶必须要有创新,符合当下人的审美习惯,这样才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才能给人收藏的理由。否则,我们还是应该用实用器的标准来衡量它。”

紫砂壶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融入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因素,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外饰上对诗书画印的运用,造型与雕塑艺术的交融等,由此,也推动了紫砂壶从实用器向艺术品的性质演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