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演变(茶具的演变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的?)
2022-11-09 06:00:38热度:136°C
2022-11-09 06:00:38热度:136°C
中国茶具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我国饮茶文化的发展。
一、食酒茶具的混用
中国在汉代以前没有专门的饮茶器具,都是和饮食、饮酒器具混用。煮茶用煮饭的锅,饮茶用喝水或喝酒的器具。
晋代卢琳《四王起事》中记载“待瓦盂承茶”,是说晋惠王饮茶,仍用盂(吃饭的陶器)。那是没有专用茶具,就像无专门的“茶”字ー样。
1、“茶具”一词的出现
我国在汉代时,饮茶开始流行,不但有了买茶的市场,也有了专门喝茶的“茶寮”。
因此,茶具开始出现。最早提到茶具的,是汉代王褒的《僮约》,文中载:“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这时对饮茶已比较讲究,要精选好的碗,要清洗干净。
2、第一个专用的煮茶鼎
我国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客来敬茶已经成了礼仪,这时茶具开始从酒食用具中逐渐分离。
晋代左思的《娇女诗》就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铄”的描写。是说煮茶已有专用的鼎了。
喝[推荐阅读:< a href=" http://www.guniangcha.com/" target="_blank">茶文化 a>,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茶的碗也选用饼足、底部露胎的广口碗。
3、第一个专用茶盏
釉陶的发展,推动了茶具的分离。
两晋南北朝就出现随着带托的青釉茶盏,盏与承托以釉相粘连,造型古朴,通体施青釉,成了专用的茶盏。这是我国饮茶专用茶具的第一次出现。
4、茶壶原型鸡首汤瓶出现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盛水,注水的汤瓶。
它造型讲宄,壶嘴是标准的抛物线形,出水口圆且细小,出水有力,落足准确。壶的一侧有一鸡头,开始是装饰,到东晋演变成空骨状,水可以顺其流入壶内。
因有鸡头,所以叫鸡首汤瓶。经隋代改进,到唐初,越窑生产的鸡首汤瓶已是非常精美,后来被执瓶逐渐代替。
二、专用茶具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进入唐代步入兴盛期,饮茶极为普遍,“不问道俗,投茶取饮”。
而陆羽写成了的《茶经》,带动了茶具的发展。特别是当时我国陶瓷业的兴起,更加推动了我国茶具的迅速发展。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就写了20多种饮茶的专用工具。
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鎏金茶具、琉璃茶碗,就是典型的唐代宫廷专用茶具,非常豪华,考究。
但在民间,大量存在的还是以陶瓷的碗、盏饮茶。
碗和盏的区别是:碗大,盏小;碗可以吃饭、喝酒,盏只能用于喝茶。盏敞口浅腹,斜直壁玉璧形足,配有浅盘式茶托。
1、唐代的南青北白茶具
陶瓷更突显茶的颜色,保持茶香,且不烫手。所以,很快出现了陶瓷的专用茶具。
唐代最著名有南北两大名窑。南方有浙江余姚的越窑,专门生产青瓷茶具。
北方有河北邢台的邢窑,专门生产白瓷茶具。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赋诗曰:“邢人与越人,皆能制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陆羽也在《茶经》中说“越瓷似玉”“邢瓷类银”“邢瓷如雪”“越瓷像冰”。
白瓷茶盏较厚重,外口没有凸起的卷唇;青瓷茶盏“口唇不卷,底卷而浅”。
在唐代,邢窑的白茶盏“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越窑的青瓷有“陶成先贡吾君”的荣耀。南北瓷窑生产了大量的青瓷,白瓷茶具。
2、宋代的五大名窑
到了宋代,饮茶更为普及和讲究。特别是斗茶成风,更是推动对饮茶器具的精益求精,名窑、名盏争相出现。
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五大名窑:
(1)汝窑。在河南宝丰。宋时宝丰属汝州,所以称汝窑,以生产青瓷为主,以釉色纯而闻名天下。
(2)官窑。官办的瓷窑,专门为皇宫贵族烧制瓷器。北宋时设在开封,南宋时设在杭州。到明代又增加了景窑(景德镇)。官窑主要生产青瓷,对青釉的色之美特别重视,工艺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3)钧窑。在河南禹县。宋时禹县属钧州,故称钧窑。是北方青瓷一派发明了制瓷史上“窑变色釉技术”,釉色青里透红,灿若云霞。如天青釉带托茶盏、玫瑰斑茶碗都是绝世珍品。
(4)哥窑。在浙江龙泉。龙泉窑有章氏两兄弟,都是以生产青瓷为主,在当时评选全国五大名窑时,哥哥的瓷窑被选中,故称哥窑。哥窑以纹片著名,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
(5)定窑。在河北曲阳。宋时曲阳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以生广白瓷为主,瓷质坚密细腻,质薄有光,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闻名,如黄釉木纹瓷茶杯。
3、点茶宝碗一一黑釉盏
唐代的“煮茶法”到了宋代,已演变成“点茶法”。大兴斗茶之风,茶色崇尚白色,从而推动了黑釉的发展。黑釉的异军突起,大有取代青白釉之势。
宋代的贡茶中心在建阳,建窑自然就成了黑釉的佼佼者。
特别是黑釉兔毫盏,成了千金难求的斗茶宝碗。兔毫盏釉面绀黑如漆,盏底有放射状条纹,纹理畅达,细如兔毫。
茶汤入盏后银光闪亮,盏纹与茶纹交相辉映,水痕荡漾,经高手“点茶”,会浮现花鸟鱼虫“水丹青”,达(推荐阅读::喝隔夜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关 注:www.LheEha.com)|到点茶的极高境界。
宋代有一个和尚叫福全,是点茶高手,他点的茶(分茶),盏里可幻化出山水画。
他作诗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欲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唐宋时期青瓷、白瓷、黑釉茶具是三大主体,其他金、银、铜、锡、玉、石、竹、木等茶具虽有出现,但并不流行,故不叙述。
4.茶壶的前身一一汤瓶
在宋代的“点茶”实践中,对汤瓶进行了改进,成了小而轻的注水专用工具。
汤瓶是唐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代替笨重的煮茶“鼎”和“鍑”的茶具。到了宋代中期,点杀盛行,不用煮茶,只需煮水,所以汤瓶就成了注水的专用工具。
因此,要容量小、重量轻。有盖、平底,瓶嘴细而长高出瓶口。出口圆而细,以便点茶时注水合理控制。
汤瓶为后来茶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至此,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食用变为了饮用;而人们的饮茶方式,也从煮茶发展到了点茶,且对茶具和茶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尤其是点茶法的出现,更加表现了当时人不同于前人对物质、文化享受和精神追求。点茶法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日本的茶道影响颇深。
茶历经千年,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对中国人而言,茶已经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上一篇 : 紫砂壶养壶是干擦还是湿擦好(紫砂壶用干布每天擦好吗?)
下一篇 :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看起来很润(紫砂壶手感比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