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价值是养出来的
2022-11-08 22:45:33热度:93°C
2022-11-08 22:45:33热度:93°C
宜兴的紫砂壶养壶文化由来已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即有紫砂壶养壶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刷洗后售卖茶壶而身价不名”的传说。
虽然这一故事有失科学内涵,但经过良好滋养的紫砂壶泡茶功效优于其他陶瓷茶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只发生在紫砂壶身上的传说又说明了它和其他陶瓷茶具的不同。
作为一件毫无生命特性的普通工艺美术品,经过了火的洗礼,从窑中取出带有“燥气”、“土腥之昧”,生气未发,壶韵隐藏。
只有经过了人的使用与悉心养护,紫砂茶具特有的“润玉”光泽才能显现。其特别之处在于,紫砂壶可“蕴育生香”,即经过长期泡茶使用,壶体能够散发清淡的茶香,用清水泡空壶,也可得清香。
壶也越用越温润可人,如同“美玉”。而其他材质的茶具则多不具备此种特点,也不需要经过像紫砂壶这样的养护。
在明代周高起《阳羡壶系》有:“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阊然之光,人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
“若腻滓斓斑,油光烁烁,乃为‘和尚光’,最为贱相。每见好事家藏列颇多名制,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唯恐拭去。
“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置炯瘴地面矣,岂不舛哉。”他对古壶使用的建议是清除旧尘古迹,并以适宜的方法养护才可得砂壶之神韵。
无论用什么方法“开壶”(新壶第一次清理泥土气味和杂质等)、保养壶,主要目的还是使壶能够得到最佳的滋养,壶体散发出茶香滋味,而经过多次的使用之后胎质发生更益茶性的变化。
对壶的养护,最终还是肯定了茶人对茶味的追求,也反映了当代中华茶艺文化的主流是以味为核心的泡饮之道。
自明代以来,泡茶法成为中国人饮茶方式之主流,尤其是壶泡法在江南已成为主要的泡茶、饮茶方式。
江南茶饮的习惯是清饮,即一壶或一盏(杯)茶中只有茶和水,尤其是文人雅士重视精神享受的茶饮更是如此。
有在茶盏中加入少许炒青豆或橙皮丝,或青橄榄三两枚,那则是江南民间茶饮的一种方式。
而即便是这样,在紫砂壶中加入各种配料的饮用方式却并不被茶人推崇。作为工艺美术品的紫砂壶,历来为高手所制,均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非一般财力的常人能够拥有。
明代周高起《阳羡壶系》载:“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载:“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义次之。
“锡注以黄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之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
“然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则是其品地也”。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玄宝所著《壶图录》序(由瓮江川田刚撰于明治九年丙子孟春月)言:“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而供陶时窑,徒尚其名,往往为黠商所瞒。于是蓝田奥君录其家藏及同好所藏,以著斯书。”当代制壶大师名手的壶艺作品更是价格高得惊人,如中国工艺美术(推荐阅读:金边玫瑰花茶,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guniangcha.com]大师吕尧臣先生的“阴阳太极壶”,在2006年以150万元的人民币拍卖成交,他制作的另一套“小石冷泉壶”以6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显示了当代紫砂壶艺收藏文化的热度。
紫砂壶若长期不用,它的胎体组织会缓慢地松散风化,变得很脆弱,胎质疏松。这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陶器即能辨之;若经过泡茶使用,通过茶水滋养,可以使砂壶松散的胎体组织重新坚固起来,更能使紫砂壶保存的年代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
因此,如何用茶水滋养爱护好茶壶,是茶人壶友们非常重视的课题。长期以来,茶人壶友们对紫砂壶的养壶文化的探索无疑对人们如何保有或增加紫砂壶的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
【淘壶人提供】
上一篇 : 养壶守则(养壶如养心)
下一篇 : 想让你的紫砂壶更漂亮(紫砂壶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