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第一人篆刻奇才任淦庭!(任淦庭紫砂壶图片)

2022-11-08 15:50:01热度:80°C


任淦庭(1889-1968),字缶硕,原名干庭,号石溪、聋人、大聋、漱石、左腕道人、左民,紫砂七老之一。

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左右手能同时篆刻。其陶刻艺术,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是当之无愧的陶刻大家。


任淦庭(推荐阅读::红茶与绿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于宜兴大浦镇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任淦庭的祖父在大浦镇做的是南北货的生意,商铺叫裕泰字号,祖父过世后,裕泰字号传给了任淦庭的父亲。

任家共四个儿子,任淦庭排行老三,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父亲的突然离世却打破了这一切的幸福,四个尚未成人的儿子,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孩子襁褓之中。

任淦庭的母亲独自带着一群孩子生活,日子日渐艰难起来,到后来更是只能靠变卖家产糊囗。

几年后孩子们渐渐长大,到了要自谋营生的时候。

老大任淦坤继承了先辈做生意的传统到别人商铺学做生意,做了朝奉(朝奉:旧时当铺店员)。

老二任淦梅去给人画遗像或堂画和走乡串户的挑担货郎样谁家需要就去谁家。

到了老大成家立业的时候,老三任淦庭也终于长成了青葱小伙子,要开始找饭吃了。最终,他决定到吴德盛学紫砂刻字。

离家的行李是大嫂亲手为他打点的,临行前母亲又仔细叮嘱一番让他努力上进。

旧时出门做学徒一般都是为期三年。在这三年里,几乎是身家性命都是归了师傅的,学不完学不好是不准回家的。

然而刚过半年,突然有一天他又扛着铺盖卷回来了。这下把母亲和大嫂吓坏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问他:你怎么回来了?

任淦庭干干脆脆地应了一声:学会了!

事实证明任淦庭真的学会了,他悟性极好,特别擅长临摹,一看就会,一刻就像,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他才能将别人三年的本事,半年就学回来。

后来他又被吴汉文相中,受聘于吴德盛陶器行,也是这个时候任淦庭开始学习使用右手刻绘。

任淦庭原是左撇子,故他的别号中有左腕道人、左民等。据说那时为了生产效率等原因,吴汉文便要求他练习使用右手。

任淦庭经过刻苦训练,竟然成功的学会了。特别是在同一器具上作成双成对的飞禽走兽,或是在成对器物上作飞禽动物时,任淦庭能用左手画正面,右手画对称面。

这样刻出的作品特别对称,是紫砂陶刻界独创的绝技之一。

到他20岁上下时,刻字的功夫已经在行业里小有名气。那时任淦庭最畅销的一件作品,就是一只刻上整篇心经的小杯子。

小小一个茶杯,刻上268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个就能换来2块大洋,再加上别的收入,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可观。

不知是少年得意于不谙世事中就随了大流还是内心有难解的苦闷?任淦庭抽起了大烟。虽然瘾并不是很重,但传到家里却足够引起轩然大波。

母亲自然是又气又心疼,他的三个兄弟也是极不赞成。家庭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不过烟没抽上几年,1937年日本人来了,战事艰难,时局动荡,吴德盛遭受日军飞机轰炸而夷为平地,任淦庭被迫离开二十余载苦练成艺、刻骨铭心的吴德盛。

时宜兴窑场败落,陶器行业十分萧条,任淦庭无活可干,流落乡村,以卖书画糊口度生。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艰难,自然也不抽了。

直到1943年以后,窑场渐有恢复,任淦庭受聘于蜀山毛顺兴陶器厂为技师,并与当时的著名镌刻艺人蒋永西合作书画陶刻直至解放。

解放后,任淦庭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技术辅导员,悉心培养艺徒。当今紫砂界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诸多大师名家均受其技艺传授,得其教诲。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任淦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紫砂陶刻作品,题材多样,雅俗共赏,为陶刻艺术注入了许多新元素。

渔舟听莺、腊梅喜鹊两件作品更是为南京博物院所收藏。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任淦庭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徒弟徐秀棠的陪伴下去北京参加群英会。

群英会从10月25日一直开到11月8日才结束。开幕式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都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周总理还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全体会议代表。

这样高规格的会议让任淦庭一直十分激动,连连自语,我都七十多岁了,还能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做梦也没想到。

任淦庭一生无子,按照以前的风俗,为使无子的人身后有人祭祀,可以和其他人一样享用香火,大哥任淦坤便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为弟弟立了嗣。

后来任淦庭领养了一个女儿,叫任淑珍,现在已经过世。

1968年12月31日,任淦庭于家中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对陶刻事业孜孜不倦,对待徒弟如严师与慈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紫砂瑰宝,是当之无愧的陶刻宗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