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具

2021-02-06 14:43:34热度:162°C

东汉陶

这件茶碗,是泥质灰釉陶器,东汉时烧造。

其造型是弧壁,敞口浅足,平底。制作上采用拉坯成型,装饰上无任何刻划,利用拉坯时留在胎坯上的自然弧纹,形成以较高的艺术美感。陶器制品,目前发展最早的是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出土的制品,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陶器的产生,在许多文献上曾有一些传说性记载,《吕氏春秋》中说: “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逸周书》说:“神农作瓦器。”《史记》中说:“黄帝命封为陶正。”《物原》中说: “神农作壅,轩辕作碗碟。”到东汉时,瓷器已产生,烧陶工艺吸取了原始瓷器施釉的经验,创造出低温灰釉陶器。

东汉,饮茶和茶业虽然已获得某些发展,但陶碗还是作为食器和饮器混用的,没有分离出来单独作茶具用。

汉代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使全国各地的日用陶器和墓内随葬器皿的品种与形制,大部分相类同。东汉时,江南已烧造出成熟瓷饮具等器具,这件东汉的陶茶碗吸收了瓷器制造的工艺技术,既是一件实用的日常用具,又色调绚丽美观,是东汉时的代表性饮具。

三国魏玉杯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认为玉有五个特性。《辞海》说: 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在民间,常用它比喻洁白美好,纯洁无瑕。在古代,玉器主要作为礼仪、殉葬、装饰之用。玉作生活用具,大约始于东汉。河南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收藏的三国魏玉杯,就是用玉雕琢而成的一件生活用具。主要用来盛装饮料,是一种高贵的饮茶器具。

这件玉杯, 通高13.0厘米,口径5.0厘米。为筒体直腹,有圆饼形高足,通体光素,虽无花纹装饰,但切割规整,曲线流畅;又经抛光,富有光泽感,表明雕琢此玉杯的工匠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加上玉杯是由温润洁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故而成为一件难得的玉器珍品。

用玉石加工成杯,一般不采用雕刻工艺。因为玉的质地坚韧,而通常使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加水研磨琢制而成。为此,制玉不称雕玉,而称琢玉。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魏(公元220-265年)能琢出如此精致的玉杯,实属不易。

这件玉杯,当时作为饮食器具,并非是供茶专用的。我国的专用茶具,虽然在汉时已经可以找到踪影,但直到隋唐以前,饮茶器具还并未从饮具中分离出来。这种情况,即使在今天,也时有所见,如作为饮食器具的碗,它既可盛饭作食具,也可盛酒作酒具;同样,还可作饮茶的茶具,这更何况是在古代呢! 所以,三国魏玉杯既是茶具,又是食具或饮具,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北齐白釉莲瓣纹罐

用瓦罐作盛茶器具,在两晋南北朝时已有所见。根据陆羽《茶经》记载,西晋(公元265-316年)时,傅咸在司隶教 中说河南洛阳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茶经》还引《广陵耆老传》称: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每旦至夕,其器不减。这里说的是东晋元帝(公元317-322年)期间, 广陵(今江苏江都东北一带)老妪携器卖茶的故事。就是说在两晋期间,至少东起江苏江都,西至河南洛阳,茶已在市场上出售了。而当时民间可作茶的盛器,又能为老妇独提者,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当属瓦罐之类,北齐白釉莲花瓣纹罐就是这种用来盛茶提卖的理想器具。虽然,在当时茶具还尚未从食具中分离出来,它可以逢酒盛酒,遇水汲水,但同样可以用来装茶。用罐盛茶的做法,在民间尤其是在田间劳动时,被广泛使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件白釉莲瓣纹罐,通高为19.0厘米,口径为7.5厘米,为一色白釉。 腹呈圆鼓形,有圈足,口颈适中,肩有四系,提携时既稳妥,又方便。值得说明的是,北朝时,瓷器还是一种新兴的产品,主要供社会上层人士使用,属高档消费品。尤其是白釉,更是问世不久。其造型、纹饰,虽是仿照汉代的铜器或陶器形制,但作为瓷器,特别是白瓷仍是弥足珍贵。另外,罐上腹部的莲花瓣纹,一般认为是从东晋开始才有的,而见于茶具上,这还是最早的历史实物见证。在存世的茶具作品中,它与同类的白釉莲瓣纹罐相比,也堪称是我国最早的盛茶器具。

隋白瓷碗、盘

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几百年的割据局面。隋末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件隋末白瓷碗、盘的出土,对研究古代茶具的发展,特别是白瓷茶具对唐及五代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意义十分深远。

这件白瓷碗、盘,有五只碗和一个盘组成套件。碗呈杯形,大小一致,为圆口,深腹,近直壁,有圈足。盘系碟形,盘径28.5厘米,其下有三足,足呈圆环状。盘的大小正适合容纳五只小茶碗,两者十分相配。加之同为一色白瓷,釉色光润,有一种雅致洁净之感。

史学家认为,我国在隋代以前,制瓷业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入隋后,北方制瓷业有了发展,目前已发现的隋代遗窑,有很多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它们制造的器件以生活用具为主,当时生产的茶具有碗、壶、杯、罐等。

隋代北方瓷业的发展,为唐代瓷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十年来,在河南安阳,以及陕西西安等地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一些可作茶具用的白瓷器具,如同白瓷碗、盘一样,这些器具都有胎质较白,釉面光润的特点,表明其时的烧

制瓷器技术已超越前代。这件白瓷碗、盘的出土,为隋代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六朝青瓷耳杯

这件越窑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组成,是六朝时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体呈耳形,两端微翘,最长口径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浅,两侧有近长条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无足。托呈浅盘状,较大,亦无足。杯和托均为一色胎釉,胎色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灰色,质地坚硬细致;釉色为青灰色,釉汁纯净,且有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整体显得古朴敦厚。陶瓷学家一般认为:六朝耳杯,多承汉代陶、铜耳杯,三国、两晋时

的耳杯,腹浅、底小,而东晋时的耳杯,两端稍向上翘,南朝时上翘部分逐渐减少,隋唐时消失。结合越窑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等特点来看,这套杯、托很可能是东晋时的作品。

我国的瓷器生产,曾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随着胎料的改进,淘洗技术的完善,烧成温度的提高,釉料配方的改善,高质量的瓷器,在东汉的中晚期,首先在今天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一带烧制成功。历史上,这一带曾属越州辖地,其窑也就称之为越州窑或越窑了。因为越窑烧制瓷器的釉以铁为呈色剂,故釉色呈现青绿或青褐色,遂将这种青釉瓷器简称为青瓷。这件青瓷耳杯、托,是具有六朝时代特征的越窑早期茶具的稀世珍品,对研究我国茶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青瓷荷叶盏、托

这组荷叶盏、托,为唐代越窑烧制,系青瓷。它由一盏一托组成。盏呈五瓣莲花状,口敞侈,深腹,有圈足;盏托呈四片卷边荷叶状,托中心部下凹形成一定深度,正好与盏的下腹部套合;通体一色青釉,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荷,亦称莲。《尔雅·释草》中说: “荷,芙渠……其实莲”。在古乐府《江南》中亦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说。它夏季开花,为淡红色或白色,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可观赏,能作药;由根茎膨大形成的藕,是美食,也能入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说它“出污泥而不染”,常被看作是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仿荷作盏,用茶怡性,反映了古人的追求。这件荷叶盏的造型端庄清丽,灵秀潇洒,有强烈的装饰美,给人以庄重中不失秀美之感,从而使该件青瓷茶盏更具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唐瓷茶盏、托

为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的茶具之一, 距今已有1150余年的历史,是唐代中下层官吏的饮茶专用茶具。

这件唐瓷茶盏,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通高为11.0厘米,圈足直径5.5厘米,通高6.9厘米。 盏的内外壁均施以白釉,呈淡青色。这与唐代崇尚茶汤以“绿”为贵有关,认为青色瓷,可使茶汤呈现绿色,有益于茶。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盖表外壁施全釉,釉色白中泛青,而内

壁仅中心部位施釉。盖的最大直径12.0厘米,通高2.7厘米。 托呈浅盘状,下有低矮圈足。除圈足底部外,均施以淡青釉。 托的最大直径9.3厘米,圈足直径为3.5厘米,通高2.2厘米。从整体看,这件唐瓷茶盏、托,全套呈淡青色,色泽调和,符合唐时对茶的审美观。并增加了盖,这是饮茶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作用。但这套饮茶器具,从整体看,托盘似乎偏小,因此,有人怀疑它可能当初并不配套,或许是下葬时乱中出错所致,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不足为证。

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而这件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乃是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

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壶门高圈足银风炉,通高为56.0厘米,盖高31.3厘米,口径17.7厘米,炉身高25.2厘米,全重3920克。通体素净,钣金成型,由盖和身组成。炉盖的顶部有三层银片做成仰莲瓣,并承托锥顶状莲蕾。盖面为半球形,上部镂空,还有两层莲瓣。盖沿有渐收的三层棱台。炉身系敛口,深腹,筒状,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层渐收的棱台。腹部上小下大,有稳定感。腹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与炉底铆接;外层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个壶门,以利通风发火。炉底与炉壁铆接,下焊十字铜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烧生火。炉身两侧,各装一个提耳,以便移动。出土时,盖面贴有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 字样。表明这件高圈足座银风炉,是由杨复恭奉献的。

据查,杨复恭(公元?—894年),字子烙。原为唐懿宗时的一名宦官,福建人。为唐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从兄。他通文墨,常监诸镇兵。唐僖宗时,因参予镇压庞勋起义有功,由河南监军升为宣徽使,旋为枢密使。后因黄巢起义军克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僖宗逃居兴元,杨氏代田令孜为左神策中尉。僖宗回长安,任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后定策立昭宗,专典禁兵,操纵朝政。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 被迫致仕,后为李茂贞擒杀。由于杨复恭深得唐懿宗、僖宗、昭宗宠爱,职位显赫,因为,在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 正月初四在封闭法门寺佛塔地宫时,在对佛供俸的“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之中,杨复恭的高圈足座银风炉也就赢得了一席之地。它为了解茶在唐代贵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五代青瓷鹦鹉纹提梁壶

青瓷鹦鹉纹提梁壶,通高14.6厘米,器身和口流略残,是五代越窑制品。胎质呈浅灰色,器型规整,胎器薄,施釉处釉薄而匀,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壶腹刻鹦鹉纹,从刻划纹样,造型特点来看,仍不失有大唐遗风。

这件提梁壶,腹为圆球状,宽大、方便,造型庄重,技艺高超。肩部两侧各设方形提梁孔座,形纽间镂轴孔,是美观实用的饮茶用器。鹦鹉刻划纹,线条简洁。我们常见的五代越窑青瓷器物,繁缛的刻划纹样很少见;青瓷的特色是致力于造型上的秀美和青釉的色泽特征。

北宋牙白刻花莲花茶盏、托

牙白刻花莲花盏、托,是北宋定窑早期产品,也是定窑的代表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这件盏、托,口径为11.8厘米,盘径为18.9厘米,用白瓷烧制而成。在器身上,采用刻花装饰,花纹为莲花。一般认为,定窑的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花纹有莲花、缠枝、塘荷、牡丹、萱草、水波,以及游鱼、龙、凤、鸳鸯等纹饰。根据现存世的定窑实物器具分析,早期作品多采用刻花、划花、装饰,花纹亦渐增多,所以,从装饰和花纹来看,这件盏、托可能是北宋早期的定窑茶具产品。

另外,人们不难发现这件茶盏的口沿,露有胎骨,成为毛口,俗称芒口。其实,这是定窑工匠们为适应生产所需,发明了覆烧工艺的结果。覆烧,就是烧制时将盏、盘等器物倒过来,使口部向下。而每件器物间,在口沿部分用未经焙烧的耐火泥作成支圈间隔,层层相叠,故称覆烧。其优点是节省空间,产量增加;又能充分利用热能,节约燃料;还可使器物烧制时受热和收缩均匀;同时,能使器物底部满釉,增加美感。至于芒口的缺陷,定窑的匠师往往以金、银、铜圈镶在口沿上,作为装饰,既弥补覆烧带来的不足,又增加了美观,显得更加豪华尊贵。

宋青白瓷狮子钮盖茶壶

青白瓷狮子钮盖茶壶是宋代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产品,古文献中有“饶玉”之称。这件壶的通高为19.7厘米,釉色白中带青,晶莹碧透,玻璃质强。壶的造型别致,钮盖上的盖顶捏塑了一只狮子形钮,使壶更有生气。壶,在宋代一般作为饮料盛具的通称,不仅作饮茶用器具,也作饮酒器具用。“饮”这个词,中国古代就是指茶水和酒。宋代的饮茶方法,与明代以后的饮茶方法不同,明人用壶沏泡茶水饮用,而宋人把壶多作为盛放已制好的茶水或装沸水用。宋代瓷壶的造型大都仿金属器的特征,壶体一般都较高而瘦。宋代景德镇产的青白瓷茶壶也保持了这个特点。

茶叶有茶皂素土茶叶

上一篇 : 置茶有序

下一篇 : 择水与品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