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罐苍苍泛茶香

2021-02-06 14:39:05热度:146°C

· 紫砂罐的形制

所见紫砂罐皆为光素几何形,非方即圆。其中又以圆器居多,有大口短颈、小口长颈之别,腹身有广肚敛足、有鼓腹球形、有折肩直腹,亦有上侈下敛、器底外撇者。一般,罐底平整者,年代较早;底部有圈足者,一般皆作假圈足,应是入清以后,制器日趋讲究之故。方形器则有四方(正方、长方)、六方,未见八方以上。多作上宽下窄的下削形,显得英气勃勃。方形罐偶有假圈足者,但多半为钉足形式,有四钉、六钉之别。

几乎所有的紫砂罐皆有置颈,不论方圆,率以圆颈为主,或长或短。通常罐盖多已佚失。所见原盖仍存者,有浅碟形压盖、子母口压盖,更有罩盖形式,偶有置钮者。通常口盖不求紧密,此与壶口盖的严谨要求不同,想是昔时器身与罐盖分别大量制作之故。方形口盖仅见于极少数的方形器,且均为四方形。

· 紫砂罐的造工

大抵采用拍身筒成型及泥片镶接法,早期制器尚有木模、泥模镶接法。小囗瓶于内壁肩线处,常留有两段泥片镶接痕迹。通常内壁接缝处的脂泥并不刮修,原始味较浓。年代越早者,造工越粗放,反之,越追求精工者,年代较近,内部造工也比较讲究。据史载,明弘治、正德年问(1488-1521)宜兴湖□九里山金沙寺僧,常与缸瓮匠户往来,因而以制缸方法,洗练澄泥,烧造壶具。可见制缸匠师实对紫砂壶之滥觞饶有启发,对制缸技艺进行研究,当有助于紫砂茶壶的溯源。

· 紫砂罐的装饰

在泥料方面,以紫泥为主,朱泥次之,段泥及其它泥色最少。早期为原土原矿并掺以粗砂,稍后则见掺砂、铺砂、绞胎、贴泥、开光、印纹、点彩、满彩等,各类装饰技法同见于紫砂壶。以装饰手法观之,肩线的处理有的贴饰一圈同心泥片,有的还刻出大小如意纹或柿蒂纹,手法是在贴上泥片后,以半圆形工具将不要的泥片剔除,使其形成全以半圆弧,或凸或凹所构成的如意状纹饰。

上述手法仅见于圆器,方器则常见模印装饰,这项古老的模印技法是先将泥片依模板截出,并于泥坯半干之际,平铺于木刻模版上,施压印出复杂的吉祥图纹,再采泥片镶接成型法制成罐身。起源于唐代的绞胎手法亦应用于方型紫砂罐上,通常采用两种深浅不一的泥料互相绞练,并将其切片嵌入泥坯中,达到以泥饰泥的装饰效果。盛清所流行的彩釉装饰,同样被应用于紫砂罐上,而且描绘之精,亦不多让于茶壶。此类陶罐很可能已走出厨房的纯实用角色,而成为书房、厅堂的陈设器皿,是实用与装饰并重的日用陶器。

· 紫砂罐的款识

绝大多数的紫砂罐均不见落款,当然,有部份是钤于盖面上,随着罐盖的佚失而失传。作为日用器皿的一种,早期紫砂罐是毋需落款的,然而随著作坊之间的竞争,品牌意识觉醒,渐渐可于罐身看到各式印记,此一时期应在明末清初之际。

推测早期款识应是钤于盖面,一是钤盖方便,二是陈列堆放时易于辨别,前述泰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几件盖罐,俱是落款于盖面的例子。由于目前所见陶罐多已失盖,所以有款识者,多见于罐底,就现有记录,款文有「荆溪 徐飞龙」、「荆溪 徐连龙」、「干隆年制」、「杨彭年制」、「清德堂」、「陈范虞」、「王南林」,以及常见于朱泥壶、釉彩壶的山水肖形印。从上述款文来看,不乏名家字号,虽未必均能证实出自名家之手,然依土胎、做工、烧成等外观条件判断,均为清代各期制器无误,亦即在时代特征方面,紫砂罐与紫砂壶是两相吻合的。

由此至少可推断,此类紫砂罐在清代,并不只是一般的碢碗容器之属,它已是一种有品牌、有档次、有优劣之分的日用器皿。

不管紫砂罐在昔日是何种用途,今之藏家则多将其做为茶叶罐之用。由于原罐可能入土过,或是长期盛油,仅靠漂白水加温水浸泡洗净,可能仍难去净异味,易使茶叶「串味」。部分藏家会采「回窑」的方法以求彻底清净,此法是将洗净晾干的陶罐入窑,将窑温缓缓升至6OO℃,如此方可将浸透于坯身石英网状结晶内的油味除尽。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方法难度甚高,若经验不足者,往往使罐身内壁产生爆砂或气泡,甚至全器熔毁,应小心行之。

去净罐身后,若要贮存普洱茶类,则按一般室温保存,匆使受潮即可。如要贮藏乌龙茶使成陈年老茶,则需将罐盖以软木塞填实;失盖者,可以实心木头车制,并加软木塞备用。准备妥当后,置入茶叶至罐口,拍打扎实,使空气尽量排出,再垫上塑料袋或锡铂纸便可封盖。如此静置一年以上,可得优质老茶,所泡茶汤与新茶相较,另有一番甘醇之美,尤其是陈期愈长,变化愈大,深得嗜茶人士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在「封茶」期间,紫砂罐的器表彷佛具有生命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渐生温润之感,笔者尝见有温润油亮,彷若镜面者。这是茶叶所生的油气,自器身内部气孔释出之故,道理和养壶之法相同,若以瓷瓶或金属罐贮存,则少了这层变化之美。人们常说紫砂壶是「世间茶具之首」,看来,紫砂罐亦可誉为「世间茶叶罐之首」了!

大号茶叶罐如初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