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带缺憾的“拉茶”

2021-02-06 13:31:59热度:190°C

要喝什么?咧着白得很牙膏广告的印度大兄问。

佳节刚过,生活步伐回归日常的第一个午餐,特地绕道跑去近日“热”起来的印度店吃饭,以慰藉我那被岁尾年头连串饭局聚吞下的成堆红肉,成吨的牛油奶油芝士压得没有了表情的南洋肠胃。我需要嘛嘛(Mamak,印度回教徒的音译)参巴辣椒茄子的刺激,腌咖哩粉油炸小苦瓜的辛香,来唤醒萎靡的肠胃。

但该喝什么?

通常一吃“嘛嘛”,不用经过大脑,必是喝拉茶(tek-tarik)。可是这天“拉茶”两字却说不出口──身为消费人,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响应马国茶叶商会在新一年发起的“抵制染色拉茶”觉醒运动。纵使嘛嘛档普遍使用可食的“含人工染色素茶粉”,并不是新事。

从马来文直译过来的“拉茶”不是规范中文,可一样成为茶字典的专有名词,既是国家推广旅游业时端出来的“名饮”,也在渊远流长的茶文化里占上了一席位。难得的是虽从平常百姓家跃上了世界舞台,拉茶始终保持着庶民本质。晨起来一碟椰浆饭配拉茶,或是晚上就着一杯拉茶吃印度煎饼的饮食文化,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分阶级身份高低一样咸宜。

是十八世纪中期,那一场发生在锡兰(在1972年才改名为斯里兰卡)岛上,令全岛咖啡树一夕死光的咖啡锈蚀病浩劫,开展了红茶的历史,才造就了我们今天不管在都会五星酒店咖啡厅,抑或置身在城乡的大街小巷,拉茶香处处可闻的盛世。

拉茶里的“拉”字,指的是把冲泡好、过滤了茶渣及加入炼乳搅勺的茶汤,轮流快速的交替倾注在两个不锈钢盅时的动作。每一杯拉茶,必经过几番“拉拉扯扯”,让空气融人茶汤中,以降低温度(冲泡红茶得用沸水,才能把茶叶里属水溶性的香气充分释放),使茶汤入口更温醇可亲,也让茶与奶在撞击下变得更润滑柔驯后,才被倒进杯子里奉客。很多茶师傅在“拉”多艺熟下,不断在动作里猛搞花样,增加了拉茶的“可观性”,因此也造就了拉茶的名气。

可是归根就柢,一杯拉茶之所以醒脑、诱人,与茶乳经“拉”而交融的顺滑口感固然有关,但是茶汤橙红如日的色泽,以及入口微涩,余韵甘醇的醍醐之味,亦是构成一杯让人意犹未尽拉茶的重要条件。所以除了为捍卫消费者的权益,让我认为该响应“抵制染色拉茶”运动,我同时抵制的,还有染色拉茶虽有色有味,却完全无香所带来的缺憾──生活充斥着缺憾如许,很多时候不能抗拒,那至少,我还有一杯拉茶所能盛载的圆满,稍消挫折。

茶叶加工培训安农大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