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中国茶道”

2021-02-06 13:06:50热度:136°C

当下,人们每言道必说日本,茶道不仅已经成为日本的国粹,而且还得到了国际的普遍认可,以至于人们在介绍或谈及日本时,茶道常常是与花道、剑道、武士道这些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相提并论的。日本茶道从村田珠光(1422年~1502年)开山,经武野绍鸥(1502年~1555年)的发展到千利休(1522年~1592年)的集大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并且日益臻于成熟,近乎完美,茶道已然烙上了大和民族独树一帜的审美意识与特征。对此,或许会有人反驳道:""茶道"分明是中国的,怎么成了日本人的呢?"诚然,茶道是起源于中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日本人也不否认。日本茶文化学者仓泽行洋曾言:"日本茶道文化以中国为母。"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个善于学习且深谙机变的民族,他们将源于中国的茶道与禅宗思想加以本土化改造,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且衣钵相传,代代流转。
回过头来,反观中国,虽是日本茶道的祖庭,但是千年来,茶的饮用方式经历煮茶法、点茶法再到泡茶法的嬗变,却没有发展形成一种稳定的形式,并且"道"这个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形而上的,是无形的,是难以界说与定义的。而像日本茶道那样颇为繁复的仪范,古人将其视为"技"或"艺",是不能称之为"道"的,尽管有"技近乎道"之说,却仅仅只是"近乎"而已。当代中国,关于"茶道"的诠释更是众说纷纭,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说法,"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亦无范式可循。然而,还是有不少茶人、学者对中国茶道模糊或是式微的现状心怀忧虑:茶道在中国真的迷失了?当然,忧心忡忡之余,茶人、学者们也在思虑着另一个问题:中国茶道的出路何在?是通过日本茶道反哺重拾?还是重新建构?
"变味"的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之说向来争议已久,中国茶道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甚至有人说中国没有最传统意义上的茶道,渐而"中国茶道"越来越少被人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当然,"茶文化"与"茶道"还是有区分的。"茶文化"涵盖面更广,包括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史、种茶制茶的技艺、风靡盘行的饮茶之风。但"茶道"则强调精神层面和内在之物,习茶重在修生养性,这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显得难能可贵。
茶道是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道及相关礼仪源于中国,但目前很多人认识茶道仅存于日本。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上无不饮者"。此为世上首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在唐时,国人品茶"工于煎",重在茶的汤花,在色、香、味上,以色为主,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乏讲究。后来,这一脉的品茶技艺传人日本,发展成今日颇为繁杂、十分郑重的"茶道"。我国大约在元代以后,注重仪式的沏茶便不再风行,代之以平民化的泡茶方法。
如今,在中国的茶庄或茶馆里,最常见的便是待客所用的简易工夫茶冲泡手法,或是一段流于表面的茶艺表演,这些都不能称为茶道。相对于日本繁复而精细的茶道而言,中国似乎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更多人愿意把中国式的泡茶工夫称为茶艺。其实,茶艺与茶道的差别,如柔道和摔跤,不可相提并论。
茶道和茶艺,只有一字只差,却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技艺,一个是修行。当时,茶艺在台湾兴起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最终业内人士还是选择了茶艺这个词。因为中国茶艺确实还没有上升到道的层次。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培养。
起源于中国,却盛行于日本,"茶道"一说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杯"变味"的茶,痛心疾首之余,更要究其原因所在。

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童启庆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茶道源起于中国唐代,到清代时因为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确中断过,如今喝茶之风盛行,中国茶道也正在逐步恢复。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并不是有失偏颇地看待"中国是否有茶道"之说。在日本称为"茶道"、韩国称为"茶礼"、台湾又命名为"茶艺",其实"道"、"礼"、"艺"是可以通用的。只要能科学地泡好茶,表达出精神层面的东西,何种称法并不重要。
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治先生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他首先肯定了日本茶道的精妙,中国茶道在逐步恢复的30多年里,仍然在很多细节上不如日本。其次"茶道"一词之所以在中国不常为茶人们说提及,是因为"大道无形",精神是无形的,无法用于表现,中国人不轻言"道"。最后他笃定地说:"中国是有茶道的,而且中国茶道的表现形式要比日本茶道更丰富多彩。日本茶道用的是蒸青绿茶,而我们有六大茶类,可以有能展现各种茶类特色的茶道。在精神层面上中国茶道也比日本茶道更为精深,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茶道发扬光大。"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表示:中国的茶道,应该在茶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最能体现中国的茶文化,它也要有中国文化的元素。贯穿了儒释道文化的元素,比如佛教的禅茶表演,道教的养生茶艺等,能够承担起中国茶道职责的技艺,它能够很直观地、全方位地宣传中国的茶文化,带动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茶道,它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非常感染人的精神,不仅要悦目,而且要悦心。
针对"日本才有茶道,在中国只有茶艺表演"一说,业内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是个误区。但是,简单的饮茶技术表演,只是表面形式之物,并不能被称之为茶道,只有赋予其精神和灵魂,才能有"道"。
尴尬:有"茶"无" 道"
日本茶道是日本人引以为荣的一种文化,近年来,日本茶道里千家流派多次组织日本茶道爱好者乘船大规模地到我国访问,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也给予他们高规模的礼遇。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但却是日本茶道闻名于世界,这证人感到尴尬和无限惋惜。""茶道"二字在中文与日文中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在中日文化语境中却是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如是说。茶文化研究学者们把中日"茶道"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希望能从中探究出一条中国茶道的振兴之路。

字同义异
追根溯源,"茶道"这个词最早见于庸人封演的笔记《封氏见闻记》,其中:"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饮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的是陆羽所著的《茶经》在780年问世时,书中记载了煮茶饮茶的二十四种器具,遂闻名遐迩,许多人家中都收藏有一套。又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润色了《茶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因而中国茶道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相较之中国茶道,日本茶道要固定得多。考察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日本茶道受中国茶道的影响很深。早在中国隋唐时期,日本就向当时的隋唐政府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与留学僧,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尤其是中唐时期,在陆羽《茶经》面世后,如《封氏见闻记》所言,曾在举国上下掀起饮茶风,而此时在中国研习佛法的僧人最澄、空海和永忠也相继归国复命,带回了茶籽、茶饼和煮茶法,使本就倾心于中国文化的嵯峨天皇龙颜大悦,并躬身推广,很快就在弘仁年间形成了一股"弘仁茶风"。然而,这几乎是纹丝不动地照搬中国茶道,而日本茶道真正开始形成自身民族特色是在唐以后,其中以日高僧荣西《吃茶养生记》(1214年)的所著最终定稿为里程碑。此后,历400多年,在17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之间,日本茶道分别形成了以中国两宋时期盛行的"点茶"为表现形式,以宋元时期禅宗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抹茶道和以明清时期盛行的"煎茶"为表现形式。以明清文人精神为背景的煎茶道,从而慢慢固定下来,流传至今。
思想内核之异
日本茶文化学者仓泽行洋曾对"茶道"下过一则定义:"茶道是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的高层次生活
文化……其后不久茶道传到日本,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深远哲理和丰富艺术表现的综合文化体系。"而中国茶学家庄晚芳把"茶道"定义为:"茶道就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两国学者所下的定义都不同,但有一个观点却是不谋而合的,即"茶道是内在思想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从思想内核的角度考察,丁以寿认为:中日茶道都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都属于生活艺术,其终极追求都在于修心证道。他作了一个比较:日本茶道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最大,其精神源于"茶禅一味",以"一期一会"和"和、敬、清、寂"为根本。"一期一会"是佛教"无常"思想的体现,而"清"、"寂"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中国茶道受道家影响最大,其精神大致概括为俭、清、淡、和、静、真。它不拘礼法,率性自然,道家的思想成分相对重一些。日本茶道则集宗教礼法、武家礼法和世俗礼法之大成,是日本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故其程序复杂、礼仪繁多。中国茶道一贯崇尚自然,从心所欲,礼简式易。当然了,中国茶道不仅在精神上迥异于日本,就是在形式上也与日本茶道判然有别。"尽管中国茶道并没有像日本茶道那样有固定的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中国茶道,茶艺、礼法、环境、修行是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它们构成了中国茶道的体系。"他说。

中国茶人的寻"道"之路
不论是"廉、美、和、敬"还是"理、敬、清、融",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茶道精神的诠释,其实都是一种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观茶、喝茶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可是从大而广之的中国大地、绵延长远的中国历史来说,归纳和总结茶道精神的要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是传承茶文化的最核心之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和理解茶道精神呢?
从一方水土说起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在中国,饮食、玩乐等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饮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中国,不像在日本那样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单单"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便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被称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便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不论是在中国谈茶道,还是于日本讲茶道,茶道始终都还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那么讲茶道,该从何时说起呢?
"茶道"一词,最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例如,《封氏闻见记》中讲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不仅如此,唐代还出现了被后人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即前文所讲到的"鸿渐"。
但是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茶道精神的精髓。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谁最符合中华文化的大观
从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来考察,茶道体现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体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茶道思想蕴涵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
茶道精神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茶道精神中这种注重"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它表明了一种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体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
其次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文化与道家的渊源是久远而深刻的,"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义,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像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处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文化从自然取得精华,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老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道精神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在茶道精神中,儒家和邀家的思想精髓似乎都较显而易见,而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显得有些隐晦。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都有禅佛思想的体现。"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禅林寺院出产名茶,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禅宗思想的发展。
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的思想都要求习茶者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道,现代茶人如何说
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文化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构成了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更早一点,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茶道精神成为了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精神财富的升华。
其实,总结茶道精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数千年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要用寥寥几字概括,着实不易,除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对茶有着独到的体悟。尽管如此,从古至今关于茶道精神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中国的学者茶人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童启庆(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我个人及国内众多知名的茶学专家,都很认可庄晚芳先生的总结。在庄晚芳先生之后,有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对茶道精神的总结,追根溯源,多出自古籍,但基本都有相同的内涵。
吴雅真(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茶遭精神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自然、素朴、雅静、和谐。茶本身就是自然成长的植物,茶道精神也耍从自然出发,追寻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自然的往往是素朴的,发自本性的常常是最宝贵的;茶道是典雅而宁静的,茶道精神通过优雅的茶艺、茶事为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茶像和平使者,茶道文化也指导人通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达到精神世界的和谐。
且饮且读(资深茶人):自然、平和、包蓉应是茶之道。对于茶我们是不能轻言"道"的,那是一种至为崇高的义理。茶当为饭后余事,不必让她承受太多我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道",如若能于茶中得到一点彤而上的圆融生趣,则离茶之本性近矣。而明人是最通晓这些道理的,尤其是明中晚期的文人,他们口中的茶,正如他们笔下的小品文,不再承担什么。对于这种回归,明人自知且颇为自得。
吕谏(青年学者):借于东方传统的礼法,融入"清、静、和、美"的精神,并在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等方面加于切入,在生活中提升精神,于人文中享受自然;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保持平常心,朴实昧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从而使人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一陪我"的境界,笑看天下事,勿忘一杯茶。
张丹(三醉斋论坛版主):通向茶道的路是静、真、通。静指身静、心静、思静,是一个习茶之人首先需要领悟的:真可归纳为:真茶、真器、真功、真昧、真知、真悟;通,则是一种通达的世界观,作为一个茶人要追求的至高境界。由茶而心,由心而道,是一个从外而内的通达的过程。
解方(云南丽江秋月堂堂主):"公、和、静、道"为茶道的精神所在。公,公开、公平,和,和气、平和;静,心静、安静;道:对话、交流。所谓茶道,所谓茶道精神,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不是拿来宣讲的,是要让大众能参与的、很生活化的东西。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也只是在不断学习中,茶的海洋很浩瀚,我永远都是小学生。

也有茶人提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遂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几千年来,茶文化之花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常开常新,就因为茶符合中国国民的内在追求,茶文化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育、浇灌出了国民中庸、和谐的特性,而和谐的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又起了重要的作用。
追溯历史,判说古今,其实我们应该可以想到,茶道精神无非就是集纳在清、俭、和、雅等字样上。正视茶道精神,无非是让我们形成统一的视角和甄别手法,去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而这些都是我们喝茶、生活的精神诉求。我们需要茶,更需要中国化的茶道精神。
归路:重拾还是重构?
有一些茶文化学者、茶人因中国茶道的式微而感到忧虑,怀疑中国茶道是不是真的迷失了?但是.中国茶道的辉煌毕竟早已属于过去,当代的中国茶道是模糊不清的,没有一种标志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茶界中此起彼伏地存在着"复兴中国茶道"的声音,而且许多茶人、学者也鼢纷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与渠道去找寻中国茶道"回家的路"。
中国茶道自唐代开始形成,以煮饮法为主,自晚唐入宋发展成以点茶法为主的品饮方式,元亡明兴,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改制散茶",又演变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泡茶法。这一嬗变过程,历历千年。而日本茶道的发展则深受中国茶道的影响,从全盘照抄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再到成熟,相对固定,相对"明晰",因而正如仓泽行洋所言,"茶道是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然而,中国茶道在发展过程中虽在不断变化,但终因历朝历代政局的动荡、民族的融合以及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多种思潮的激荡导致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发展之路分道扬镳,终究无法向日本茶道那样有"连续性",且有固定的形式,而是断断续续,直至式微、模糊不清。若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了中国茶道的多样性,又另当别论。因此,范增平还从两国的历史以及两国茶道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之异:"中国从唐至清,每个朝代的更迭,不是内乱就是外族入侵,如南宋末年元朝灭了南宋,游牧民族的饮茶方式不同于汉族,原本盛行的点茶法因改朝换代而渐渐被淡化,进而中断。而日本是个岛国,相对封闭,受外族的入侵较少,使传统茶道得以延续,并发展得越来越精致。"此外,"日本茶道遵循"家元制度",采取师徒秘传的授道方式,如表千家、里千家等,中国茶道则无,而武术却有,如太极拳有陈氏、杨氏等。"他说。
很显然,日本茶道与臼本的花道、柔道、剑道一样,业已成为日本的国粹。近年来,以里千家代表的日本茶道表演团曾多次在世界各地的正式场合亮相,甚至还到发祥地一一中国的家门口表演。其精洁的茶道用具、中规中矩的动作,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与此同时,有一些茶文化学者、茶人因中国茶道的式微而感到忧虑,怀疑中国茶道是不是真的迷失了?但是,中国茶道的辉煌毕竟早已属于过去,当代的中国茶道是模糊不清的,没有一种标志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茶界中此起彼伏地存在着"复兴中国茶道"的声音,而且许多茶人、学者也纷纷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与渠道去找寻中国茶道"回家的路"。

选择性地借鉴
有部分学者、茶人认为,既然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而且不论是抹茶道也好,还是煎茶道也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不少古代中国茶道的遗风,至少在臼本茶道身上能找到一点关于中国茶道的历史记忆。那么,如果去日本学习茶道,然后再反哺中国茶道,也就是说,试图从作为"流"的日本茶道着手来恢复作为"源"的中国茶道。基于这一观点,一些学者、茶人如同当年来华的日本留学生一样东渡日本,拜师学茶道,但是回国以后发现,学日本茶道只学到其"末"而没学到其"本",而"本"则在中国一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
对于想要通过学习日本茶道而重拾中国茶道的想法与做法,范增平直截了当地视为"错误的心态"、"本末倒置之举"。"晚清时期,中国也曾向西方学习,发展"洋务运动",学习国外先进的"船坚炮利",而且装备、武器并不比落后于世界,那为何还是老打败仗?其中的原因除了中国社会政治本身固有的顽疾之外,还
因为我们没有学到"精神"。一个在国外看似很完美的制度,不一定就适合中国。茶道也是一样。"他举例说,"日本茶道已经融入了日本的本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而且国情、生活习惯也迥异于中国,这种做法(借日本茶道恢复中国茶道)不太实际。"丁以寿也指出,尽管中国是茶道的源头,但中日两国茶道发展却殊途。由于近二三百年来中国茶道的衰落,在当前的形势下欲复兴中国茶道,可以学习、借鉴日本茶道的一些形式,但并非是简单地复制后再输回中国,而是有选择性地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特别是日本的煎茶道,很值得当代中国茶道去学习、借鉴。
重构中国茶道
既然两岸的茶文化学者都不赞同借日本茶道的反哺来重拾中国茶道,而且因两国国情、文化、茶道发展路向的差异使得这条路行不通,那么,中国茶道的复兴就需要去寻找一条新路--重新建构。"从中国茶道发展的脉络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角度来看,茶艺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茶道的一种重构。"范增平说。
据丁以寿考证,"茶艺"一词是中国茶学家、中国现代茶业奠基人之一胡浩川在1940年为傅宏镇《中外茶业艺文志》一书所作的序里最先创提,但一经提出,便成空谷足音。直到上世纪70年代,"茶艺"才被重新提起。范增平回忆说,当时台湾兴起了一阵复兴中华茶文化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倡导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学者、茶人,曾就中华茶文化的代名词一一选用"茶遂"还是"茶艺"进行过一番讨论。有人提议,既然有"茶道"一词就继续沿用,而也有人认为"茶道"虽来自中国,
但已被日本人"捷足先登",且受到世人的认可,若再用"茶道"恐怕会被人视为亦步亦趋,而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道"是非常崇高的,不轻易言道,要推广开来让大众普遍接受也非易事。于是,台湾茶文化界接受了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了"茶艺"一词,并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中华茶艺学会"等民间团体,茶艺馆亦如雨后春笋般勃兴。此后,茶艺在中国大陆、港澳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迅速传播、铺展开来。由是观之,茶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重构。"日本茶道发展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很成熟了,我们已无法超越。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继承,并配合高科技,在茶艺编创中体现民族特色,体现创意。"他说。"比如,就像随手泡就是现代科技与创意的产物,烧水泡茶很方便,日本还没有这样的器具,近来就有一些日本人来中国购买。"他指着面前的随手泡说道。
丁以寿也认为,时过境迂,时代毕竟不同了,简单的恢复(重拾)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理应重构。不过,在他看来,重构有两种形式:重续与新建。重续,即重新接续中国茶道发展过程中的"断点",而距今最近的"断点"即明代的"泡茶道",这就需要认真地梳理明代以来中国茶道的源流,从而继承中国茶道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不偏废唐代的煮茶道、五代两宋的点茶道。新建,则是立足当代中国茶道的现实,广泛吸收日本茶道以及韩国茶礼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创造性地新建中国茶道的形式与内容,譬如,从茶席设计人手,营造良好的品茗环境,建立专属茶道的茶室,创新茶艺,建立当代茶道礼法,修持践行,修心为己。
茶艺或为出路
经过海峡两岸茶人30多年的推广,茶艺在中国广为传播,甚至影响到周边的一些国家、地区,茶艺表演、茶艺培训、茶艺师资格认证、茶艺比赛、茶艺研究亦是方兴未艾,而且两岸四地的大多数学者、茶人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推广着中华茶艺。茶艺的兴盛,也许会让中国人看到中国茶道复兴的希望。
关于"中华茶艺"与"中国茶道"的关系,范增平与丁以寿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范增平:茶道是无形的,茶艺是有形的,若无茶艺的表现形式,茶道精神就无法呈现。茶道与茶艺,其实是一体的,茶道在"内",茶艺在"外"。中国茶道精神可归结为:仁、智、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勇者乐茶。因此,中华茶人是君子人,温文尔雅,文质彬彬,通过列具、鉴水、泡茶、品茶,修身养性,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这是"由外而内"。而茶人又通过自身的修行,推己及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
丁以寿: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之艺,给人以美的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
丁以寿还进一步指出,虽然台湾茶人用"茶艺"而不用"茶道"当时的确是出于与日本茶道相区别的考虑而为之,但这不代表中国茶道就不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而客观存在着,而且是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之根、茶道之祖、茶道之本,国人大可不必将"茶道"拱手相让于日本。当然了,由艺进道,从茶艺到茶道,是中国茶道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茶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应该是让中国茶道、中华茶艺各有专司,这也是茶文化发展的进步表现。如此看来,中国茶道并没有"丢",只是较之往昔显得"较淡"、较之日本茶道显得幽隐。当今"茶艺热"现象的出现与蔓延也许就是中国茶道复兴的契机所在,"中国茶艺是中国茶道重构的基础"。不过,"茶艺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茶道一定要超越茶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故修习茶道始于茶艺,终于悟道。"丁以寿如是说。

荆州茶叶临沧茶叶市场

上一篇 : 微温的夜沏一杯茶

下一篇 : 茶里茶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