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凝听“茶”音

2021-02-06 12:52:38热度:169°C

今年6月13日,是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国家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旨在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采戏,犹如雨露,表达着客家人的性情,滋润着客家儿女,比有形的物质文化更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本期起,我们推出赣南采茶戏系列报道,通过了解过去,认识采茶戏的魅力,让人们更加爱护这片精神家园。

据传,唐朝时期,宫廷乐师畦光华因与歌女产生爱情,触犯宫禁,相偕逃出宫廷。逃到安远,爱上九龙山风光,改姓为田,以种茶为生,农事之余,不忘所好,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成今日《九龙山摘茶》之前身。

这就是采茶戏的起源。当然,这只是个传说,采茶戏不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但采茶戏确实是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那时,勤劳的客家先民在赣南丘陵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后来,茶农在传唱时搭配茶山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茶农的后代在吸收赣南民间艺术的同时,逐渐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

就这样,赣南采茶戏经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在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三个鼎盛时期。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迅速传入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此话一点不假,在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后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官员的调任,又流传至闽、粤、桂、湘、云、贵,甚至北过长江入湖北黄梅,南下漳州,传至台湾。在客家人聚居地区,采茶戏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共82种,有文字记载的32种,分为灯戏和杂套戏两大类。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姐妹摘茶》《南山耕田》《马灯》《板凳龙》《九龙山摘茶》等;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有“四大金刚”,即《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四小金刚”,即《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

在解放初期,民间文艺大兴,采茶戏班社分别从赣南山区涌入城镇,政府成立了戏团,组织戏剧工作者从剧目到导演、表演,进行了全面加工、整理、继承、创新,使得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通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涌现了《卖茶叶》《王三卖肉》《满妹添喜》《阿三打铁》《莲妹子》等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茶童哥》《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先后搬上银幕。

近年来,赣州采茶歌舞剧团又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并晋京汇演,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他数十个单项奖。2004年,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曲也是根据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改编的,这使赣南采茶戏再度声名鹊起。

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戏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它符合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基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客家民间活动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近两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赣南采茶戏有《三杯酒》《豆腐哥、豆腐嫂》《受气包》《快乐标兵》等,其中《快乐标兵》已入选“江西省文艺创作繁荣工程优秀剧目”,并被推荐参加今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剧目评选。

赣南采茶戏,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四时如春,曾多次应邀晋京献演,赴香港、台湾交流演出,赴新加坡参加“客家文化节”演出,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

南京茶叶包装茶叶防腐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