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精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12-05 10:36:52热度:194°C
2020-12-05 10:36:52热度:194°C
碧螺春炒制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源撰写的《茶录》中,对当时洞庭东西山绿茶(炒青)的采摘、炒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优劣定乎始锅,清浊系于末火。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挪则甘,逆挪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由于在洞庭山炒茶的人逐年减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会炒茶,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炒茶能手,使得原汁原味的正宗“极品御茶”能永留后世。由此变有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机。碧螺春制作工艺及其复杂,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是真正的“功夫茶”。一斤洞庭碧螺春要6-7万个嫩芽,从采摘到鲜叶拣剔,上锅后的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前后要经过六道基本工序,始成碧螺春,一斤碧螺春要分三锅炒制,每锅炒制时间为四十五分钟,其间的火候强弱也是关键性的,往往上品嫩芽,因火功、炒制技术上的缺陷,便成下乘碧螺春。
2011年5月国务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八项传统技艺中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号:Ⅷ-148。洞庭山碧螺春手工制作技艺是中国卷曲型茶传统手工制作的杰出代表,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重要的文化价值、高雅的工艺鉴赏价值、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于洞庭山碧螺春这个品牌价值来说又是一次激励。纯手工炒制的茶叶,这在绿茶行业内是很少的,也彰显了洞庭山碧螺春的品质。
上一篇 : 冲泡精品碧螺春为何先水后茶
下一篇 : 绿茶洞庭碧螺春品鉴茶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