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追溯之碧螺春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

2020-12-04 10:30:55热度:180°C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碧螺春乃茶中珍品,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人们对于碧螺春的喜爱程度有佳,碧螺春原产地在哪里呢?

碧螺春原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作为碧螺春原产地,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关于碧螺春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在明代时也有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相关传说,还有一种更为巧妙的解释是说取其茶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是采自碧螺峰等的这些特点,因而将其命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原产地的茶园地处洞庭山,它是由三面或者四面的环水囱湖岛,年平均温度在16度左右,年降雨量是1400毫米。土壤由五通系硬质的石英砂岩以及紫云母砂岩构成,土壤呈棕色,是酸性或者微酸性,很适合茶树生长。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以上就是关于碧螺春的历史以及碧螺春原产地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要知道更多关于碧螺春的相关资讯,就到茶艺网来了解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