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茶起源地之福鼎的相关介绍

2021-01-12 12:07:11热度:175°C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由此就可以看出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是白茶原产地,具体如下!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且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福鼎白茶的环境特点

  1、地理位置

茶叶和生姜一起泡吗>

  福鼎三面环绕高原,位于闽东北沿海地区。福鼎的地形东部高,西部低,有大面积的连绵起伏的丘陵(海拔500-800米)和许多溪流。这里的阳光充足,森林覆盖率达到69.3%。太原山,“海上仙都”,是着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陡峭的山脉,壮观的岩层,幽静的洞穴和雾气候而闻名。

  2、气候特征

  福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8.5℃,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61毫米。

  3、土壤

  福鼎白茶茶区土壤有:红壤、黄壤、柴色土、冲积土,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有着“华茶1号“、“华茶2号”之称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

  福鼎白茶的制作要求

  1、品种

  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

  2、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米至1000米,坡度≤25°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或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至6.0。

  3、栽培管理

  (1)、苗木选择

  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

  (2)、建园

  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坡度≥15°的应建立梯级茶园,茶园开垦深度50厘米以上。

  4、茶树种植

  种植时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种植密度≤9万株/公顷。

  5、茶园耕锄

  秋季深耕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采摘结束后进行,深度25厘米至30厘米左右。

  6、茶园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厘米以上,每公顷饼肥施用量3吨以上或者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追肥在茶叶开采前20天至30天开沟施入。

  7、茶树修剪

  幼龄茶园进行3次定型修剪;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一般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视树势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

  8、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综上所得,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在福鼎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白茶优异的品质,所以福鼎白茶也非常值得大家来品鉴!


相关文章